市委书记信访服务思考XX县区委、市政府不断调整信访工作思路,始终把信访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件大事来抓,牢固树立“抓信访就是保稳定,保稳定就是促发展”的理念,不断加大信访工作力度,积极化解社会矛盾,认真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资金上保障,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我市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一、夯实信访工作基础信访工作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是反映民意的窗口,是沟通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渠道。为保持渠道畅通、沟通顺畅,我们不断加强信访基础建设。一是不断加大信访投入。在市政府财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每年优先列支信访工作经费,对突发重大信访案件随时追加经费,保障了信访工作的日常支出。近几年,更新了信访局办公设备和公务用车,改善了信访接待条件。在劳动局等十几个信访问题高发领域的部门设立了信访接待室,建立了以社区主任、村委会主任为主体的信访信息员队伍,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信访工作网络体系。二是努力畅通信访渠道。做优做强传统信访接待部门的基础上,将信访工作窗口前移,充分发挥“市长公开电话”、“百姓热线”等平台作用,使其成为与群众沟通,答疑解惑的窗口,使群众“上访有门,说理有地”。两年来,市民通过市长公开电话和百姓热线反映问题4,500多件,处结率达100%,结服率为97%,及时有效地解除群众困惑,避免了矛盾的激化升级。二、完善信访工作机制信访工作说到底是一项面对面服务群众的具体工作,是党委、政府工作的一面镜子。如何保持信访工作长期、科学、有效的开展,关键是有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责任追究制。把信访工作纳入全市突破性及重点工作,并与全市各级各部门签订信访责任状,把以往可管可不第1页共4页管的“虚活”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工作任务,并及时对部门信访工作进行科学评价,实行信访工作“一票否决制”,对信访案件办理不力,造成群众多次上访的单位和个人严格追究责任。二是建立领导责任制。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实施市级领导带案下访、包保责任制和部门信访工作“一把手”负责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主动下访了解案情,第一时间介入案件处理,及时与群众沟通、化解矛盾,真正做到领导带头接访、亲身息访,提高信访工作的实效。今年,全市15位市级党政领导共包保重点信访案件33件,其中,31件得以解决,未发生一例越级访。三是建立矛盾排查制。坚持“重心下移,干部下沉”,充分发挥全市各级信访部门的信访信息网络作用,定期对信访隐患进行全方位排查,经常性的深入街道、社区、镇村等基层一线,真正做到进群众门、听群众言、解群众难。变“等访”为“下访”,提高主动性;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强化前瞻性;变“堵截”为“疏导”,减少盲目性;变“一时息事”为“彻底解决”,增强时效性。四是建立信访联动机制。实施联合大接访制度,成立了信访联动机制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间的沟通与协调,调动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整合有效力量解决信访问题,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大信访”格局。三、创新信访工作方法创新“一案三处”的信访工作方法,即认真查处群众反映的问题;依法惩处乘机闹事非正常上访行为;严肃查处对上访处置不力的责任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近几年,我市凉水煤矿、炼油厂等企业部分职工多次来市去州集体上访,情绪激烈、行为过激,严重扰乱党政机关的工作秩序。凉水煤矿职工及家属甚至多次进京,并到北京天安门等敏感区域恶意重复登记,给全省乃至全州造成了极坏的负面影响。针对我市信访秩序混乱局面,侧重整治了无序信访的问题。在处理信访事项过程中,依法指出信访人违规信访行为,明析利害,交清底线;针对不同对象依法提出批评教育、警告、第2页共4页训诫的处理意见;对极少数违反《信访条例》规定,经批评教育仍然顽固坚持错误立场,从事非法活动的依法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我市先后对7人次给予行政拘留处罚,20人次训诫教育,起到了震慑一大片的作用,进而较好地规范了信访秩序。四、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