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河道管理处执法工作调研报告ⅰ长管处执法工作的主要经验xx市长江河道管理处担负着长江南京段约97公里河道,280公里堤防的水政执法、河道治理、河势监测、水资源管理及防汛抢险等重要职责。长江南京段现在占用单位约400家,其中非法占用户约100家、合法占用户约150家、历史占用户约150家,具有占用企业多、占用类型多样、占用情况复杂等特点。近年来,随着我市沿江开发和跨江发展战略的推进,“三水统筹”的治水理念和治水思路的实施,对水行政管理和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依法管好长江,提高行政效能,提高执行力,为沿江涉水项目提供优质服务,长管处及时转变观念,对管理和执法队伍进行整合,积极推进水行政管理和执法一体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创新执法机制,前移管理执法力量(一)整合一线人员,推行执法管理一体化长期以来,一线执法管理职能分担在水政、工管及水资源三个科室,尽管各自职责明确,但工作协调耗用时间较多,效能不高,为使执法与管理职能有机融为一体,20XX年2月经市局批准,管理处对人员进行整合,重点加强一线执法管理力量,在原水政科4个执法中队的基础上,配以工程管理、水资源管理人员,组成江南、栖霞、浦口、六合四个一线执法管理所,4个管理所均由1名副所长主持工作,为管理所各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管理所配备执法队员4名,工程管理人员2-3名,后勤工作人员1-2名。通过统一组织执法和管理业务知识综合培训,每个执法管理人员掌握了多项业务技能,在有所侧重的同时,努力实现一人能够胜任多个岗位。目前,长江南京段河道执法管理一体化队伍初步建立。(二)实行关口前移,提升队伍快速反应能力根据长江南京段的实际情况,长管处按左右岸、上下游分成4个岸段,分别建设了管理所固定办公基地。管理所采用24小时值守办公模式,实现管理执法关口前移,驻点办公,填补了以往执法管理时间上的空白与空间上的盲点。各所组织对辖区内的高频次全第1页共11页线巡查,及时准确掌握管理范围内的新动向,为有效查处水事违法案件争取了时间,队伍快速反应能力逐步提升,实现了对违章的“早发现、早制止、早清除”。同时加大涉水项目服务与监管力度。四个管理所的前移,实现了长江南京段的全覆盖,为沿江企事业单位提供点对点的优质服务。(三)设立警务办公室,实行联合执法常态化为提高打击和预防水事违法行为的效果,同时保障执法队员的人身安全,充分发挥与公安部门联合执法的优势。20XX年7月,长管处与xx市公安局水上分局签订协议,在由水上公安在该处设立警务办公室,配备两名专职警察协同水行政执法。警务办的设立,在执法保障、制止及清除违法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推进了执法工作。二、加强能力建设,提高管理执法保障。(一)狠抓学习培训,提高队伍素质为提高队伍素质,长江河道管理处不定期的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及考核考试,组织水政执法理论考试,邀请专家进行执法专业技能培训,选派执法骨干参加省、市水行政执法技能竞赛。20XX年组队代表市水利局获得XX省执法技能竞赛集体二等奖,20XX年获得XX省执法能手个人第一名。为方便执法,自行编制了《水行政执法手册》、《水行政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汇编》、《河道堤防工程占用补偿费法规、文件汇编》等。每个年度,制定继续教育工作的具体目标和培训计划,实行“每月一课,每年一考”,一线管理执法人员年培训率达到80%以上。管理所成立以来,一线执法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现场处置能力明显加强,综合素质有所提高。(二)加快基地建设,形成执法网络目前,基地建设正在全力推进:江南管理基地已经基本建成,目前正着手扩大六合已建基地的规模,尽快实现浦口基地由水上搬迁至陆上,加快栖霞管理所的搬迁选址。执法管理基地与长管处的内网连接建设也正在推进,今年底将实现内网上传文件、日报、周报和月报等资料。长管处与河海大学合作开发的《长江南京河段水行政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在多方调研,借鉴成功经验,对系统设置、程序流转等问题进行了修改完善后,《系统》设计方案第2页共11页通过专家评审会评审,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即将投入使用。(三)加强装备建设,提升执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