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环保局加强临时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一、加强临时党组织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临时党组织建设问题,虽然不是一个新命题,但对部分党务工作者来说,由于不是一项经常性工作而缺乏系统的研究,对其特点和规律会缺乏细致的了解。正因为临时党组织建设是一种非常态建设,因而在其建设的过程中将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其一,队伍高度分散,如何有效地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在一些技术型、劳务型的输出单位,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以工程为单元的队伍流动越来越频繁,地域距离越来越远,党员分布越来越散,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有效加强党的建设,有效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把全体党员都紧密地团结在党的旗帜之下,并带领其他干部职工为圆满完成任务而努力奋斗,这是加强临时党组织建设必须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其二,任务繁重异常,如何有效地把党员积极性创造性凝聚起来。以工程为单元的队伍流动,往往具有任务突击性强、工作标准高、环境条件差、队伍临时集结、人员生活艰苦等特征,如何通过强有力的党的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突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突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保证突击性任务又好又快完成,这是加强临时党组织建设的中心环节。其三,情况千变万化,如何有效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与监督。越是任务的突击性强,越是情况会千变万化。在推进任务的各个不同阶段,不同单位、不同部门有时会遇到截然不同的问题,如何贴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贴近党员干部思想的实际,有效地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与监督,及时、准确地发现和解决党员队伍思想上的问题,妥善、科学地协调和解决党员队伍工作上遇到的矛盾,坚决地纠正和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激发党员队伍的奉献意识、拼搏意识,做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这是加强临时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追求。二、坚持“四个结合、四个为主”,加强临时党组织建设由于临时党组织多数是一个临时性的集结单位,必然会随第1页共4页着任务的开始而诞生,随着任务的完成而结束,从而注定了临时党组织建设是建立在一个动态的基础上,有别于常态下相对固定单位或部门的党建工作。因此,我们要充分遵循其特点与规律,在建立健全临时党组织的组织体系、责任体系、管理模式等方面坚持“四个结合、四个为主”原则,以有效加强临时党组织建设。第一,在健全组织体系上,坚持常设机构与临时机构相结合,以常设机构为主。对于常有临时性派出任务的单位或部门来讲,在建立健全党的组织体系上,首先应该注重常设机构的建设,明确临时党组织的领导机构、工作机构、指导机构、培训机构等等,以确保在重大的临时性任务下达之初,就能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得到很好的指导,迅速成立起与任务相对应的临时党组织,在分队、班组等不同的管理层次上,分别成立临时的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等等,做到党的组织与任务组织同步建立,同步发展。第二,在完善责任体系上,坚持专职队伍与兼职队伍相结合,以专职队伍为主。党的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具有党政专业素质的干部去主持开展党的工作。在完善临时党组织的责任体系上,可以借鉴西方政府分设“政务官”和“事务官”的经验,由负责具体任务的行政负责人兼职党总支、党支部书记,充当“政务官”的角色,而由具备党政工作技能的同志任专职副书记,充当“事务官”的角色,具体组织落实党的工作,做到党的工作与具体任务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有力促进。第三,在创新管理模式上,坚持制度规范与自我管理相结合,以制度规范为主。由于流动的党员队伍,多数党员来自于不同的单位或部门,人们开始接触和认识的时间比较短,相互之间的影响和约束比较弱,因而在强调党员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同时,更要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以制度去管人,用制度去管事。要健全直接管理制度,明确每位党员所在的支部和小组,明确党员依靠组织解决问题的原则、方法和程序,明确参加党的活动的时间、内容和要求。要健全间接管理制度,将党员在临时集结期间的教育管理与其在原单位、原部门的教育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