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交通安全管理现状**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麓,全县幅员面积3184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269个行政村,总人口85万人。辖区有过境国道1条、省道1条;县道10条,乡村道条,通车总里程公里;辖区注册登记的驾驶人名,机动车万辆;其中摩托车驾驶员人、摩托车辆,分别占到各自总量的68%和80%。二、交通背景由于地处山区,地理环境特殊,客运和公交发展供不应求,广大群众面临着出行难的问题。随着新农村建设发展,“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不断地延伸了通村道路里程,网格化的道路交通进一步形成。随着道路的不断延伸和硬化,群众出行条件得到改善,在公交或客运不能满足出行需求的条件下,摩托车??这种经济、便捷、灵活的机动车备受亲睐,成为了群众出行首选的、主要的交通工具。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摩托车销售市场多样化的优惠政策极大地吸引着购买力不断提高的老百姓,越来越多的摩托车“入住”千家万户。车和路的基本满足,使老百姓特别是农村群众逐渐告别“路难行、车难乘,赶个场走半天”的状况。然而,由于摩托车发展迅猛,带来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日趋严峻,人、车、路的矛盾日夜凸显:道路承载力、通行效率、驾驶资质、安全意识、安全系数以及管理模式导致摩托车交通违法、涉摩交通事故陡增。据统计,全县道路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总量中,摩托车违法及涉摩交通事故分别均占总量的80%以上,其中涉摩交通事故死亡率更是高达70%以上。据统计,自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6月27日,发生在辖区内的涉摩交通事故3549起,受伤9200人,死亡人,直接经济损失896.48万(差永乐数据)。从交警各中队接处警登记及事故台账数据来看,涉及摩托车的道路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还。中,不顾道路上的行人、车辆,横冲直撞,有的甚至冲撞民警后逃脱检查,如果强拦硬追的话,极易造成摩托车驾乘人员伤亡,并且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规范上也明令禁止交警追赶逃逸车辆,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民警不仅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且还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这样一来给民警执勤执法上增加了思想负担,使的个别摩托车驾驶员有恃无恐,认为只要一跑警察就拿他们没办法,助长了违法者的嚣张气焰,使民警在治理摩托车违法行为过程中,畏首畏尾,放不开手脚开展工作,从而造成了违法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打击。四、主要交通违法现象及原因分析(一)不戴安全头盔。一是认为骑行目的地距离近,怕麻烦;二是自我防护意识差,总认为自己的速度慢不会出问题,尤其是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对此十分反感;三是影响美观,尤其是年轻人,占到90%以上。(二)无牌无证上路行驶。绝大多数无牌无证车主抱着“摩托车是我买的,不是偷的不是抢的,家门口骑骑没有办牌办证的必要,自己会骑车,技术好,办个本本有啥用”的思想,不办理相关手续。(三)未按规定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在一些车主眼里,摩托车只是一种比自行车快速、便捷的代步工具,年检不年检不重要。同时,更有部分居民认为只要还能跑得动就不算“病车”、“报废车”,致使一部分摩托车长期不按时参加年检或自行检修。(四)不按规定车道行驶强超强会。许多人认为摩托车体积小,行驶灵活,因而遇险不避,将摩托车骑在道路中央,有的甚至曲线行驶,见缝插针任意穿行。(五)超速行驶。抱着骑得快才“拉风”、才能体现其性能;摩托车就是图个快捷方便等思想,不把油门扭到底不松手的驾驶人大有人在,特别是在年轻人群体中,对“不快不炫”的“飙车”乐此不疲,完全忽视公共安全(六)超员超载。能座多少座多少,能拉什么拉什么,摩托车载人载物、人物混载,有的嫌来回拉几趟麻烦,一辆车座三个四个甚至座七个、八个的也有,完全胜过小汽车。(七)酒后驾驶。心存侥幸心理,认为自己酒量好、技术好,骑慢点没问题,把酒后不驾车、驾车不饮酒的警告置于脑后,不曾考虑酒精的作用带来的危害后果。(八)不服从管理,抗拒执法。交通法规意识不强,对骑车上路应自觉配合执勤民警检查概念模糊,对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严重后果认识不清。上路行驶逃避检查、胡搅蛮缠、干扰执法、暴力抗法,甚至捏造虚假事实有意煽动不明真相群众围攻执法执勤交警。五、造成现状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