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调研报告题目:微博改变生活院系:艺术设计学院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1.12.20.引言:在“微时代”的时代巨轮下,大学生受到了创新性,活跃性,生活性的信息轰炸,信息无时无刻都在建立,都在传递着。作为时代的先锋,社会的嫩芽,大学生有着生命的活力以及无与伦比的热情,我们既是微博最早的使用者更是将微博推向高潮的动力之一。如今的微博在大学生中到底占据着怎样的位置呢?由调查数据可得,大学生每天花在电脑前一个小时的比例为47.98%,占被调查对象的一半以上。71.58%的学生承认网络是他们接触信息的主要渠道。一句“你今天微博了吗?”就可以极大地体现出微博已经在大学生的生活下烙下深深地痕迹,并且这个烙印是逐渐加深加大的!1.1总调研题目论述——微博改变大学生的生活我们小组这次的调研的题目分成四点——微博为何流行,微博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微博对大学生的利于弊,微博未来的发展1.2我的调研题目:微博给大学生带来了什么选题目的与意义: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微博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微博在我们大学生群体中普及开来。大学生们的问候语开始变为“你收听谁谁没有”“你加我关注没有”……因此,本次调查报告就是要了解为什么微博那么受大学生的喜爱,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什么。1.3调研实施计划调研对象:在校大学生调研地点:松江大学城调研方法:通过问卷进行调查,后期整理调研时间:分三次,分别为11月2日,12月14日,12月16日二.调研阶段2.1第一次调研活动—时间:2011年11月2日星期三地点:上海视觉和三期这边的路上第一次调研活动我们把视角放在了为什么微博在大学生中如此流行。微博的流行,几乎就是在不穿鞋的地方成功卖鞋的故事翻版。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撕裂的人际关系,似乎让微博大有用武之地。微博是那么“傻瓜”,那么简单,消耗的不过是一点碎片时间,用它来进行人际交往,不用那么刻意。人们可以轻易地上手,上手后,它对人际关系穿针引线,很快就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以网络为传播介质的微博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交流模式、情感体验和表达方式,这些恰恰满足了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帮助自己成长的平台,因此受到大学生的广泛追捧。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其中有效问卷有46份.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在有效问卷的46人当中,有32人表示正在使用微博,占到了70%。而在其余没有使用微博的学生中,大约有一三%的学生表示准备使用。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微博的使用还是比较理想的,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有更多的大学生会加入到微博这个大家庭里面去的。在微博的使用时间上,在我们的调查数据中,绝大的学生使用微博的时间是在6个月到1年的时间里面,大约占使用微博总数的67%。使用时间在半年以下的、一年到两年和两年以上的所占比例较小。使用微博的动机中接近70%的同学选择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动态”,而“社交、交友需要”和“关注自己喜欢的明星”排名第二。从这里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同学开通微博是有明确的目的性的。而这种目的性体现的是抟播自己本身的想法、意见和社交的需要。我们可理解,只需要发布字数在140个字以内的微博,相比传统的博客的长篇大论,微博的确更符合现代生活,更何况,微博是随时随地想发就可以马上发。微博有一个很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其他博主。所以,每个使用微博的人都会有自己所关注的人,和关注自己的粉丝。而从我们的调查报告中显示,在使用微博的学生当中,超过半数的学生所拥有的粉丝量比自己关注别的博主的数量要少得多,有的甚至关注了一千多人,但只有一百个不到的粉丝。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微博是一个自由关注的平台,而微博上的各种明星是极多的,因此大学生关注的对象就会有很宽广的范围。另一方面是,学生作为博主是很难成为别人关注的对象的,有也会有自己同学、朋友和亲人,于是才会出现这种粉丝量与关注对象的数量出现不均衡的现象。就像之前的博客一样,在微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后,也一样很快速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