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颈坳镇小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建设情况汇报马颈坳产业发展建设情况汇报马颈坳镇位于XX县区北部,距市区11公里,全镇辖13个行政村1个社区,81个村民小组,人口共18958人,总面积91.16平方公里,是全州的农业大镇之一。s229线和枝柳铁路纵贯南北,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按照“科技引导发展,绿色产业兴镇,生态家园致富”的发展思路,立足马颈坳镇情,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主线,突出“一村一品”建设,加快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形成了以米坡村、竹寨村、枫香村、汨比村为主的30000亩椪柑生产基地,以康云村、隘口村、新湾村、阳田村为主的12000亩蔬菜生产基地,以阳田村、新湾村、合群村为主的3000亩苗木生产基地,以隘口村、榔木村、枫香村、合群村为主的6000亩四季小水果生产基地,以隘口村、几比村、林农村为主的1600亩黄金茶生产基地,以团结村、汨比为主的2000亩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先后建成了米坡村、竹寨村等10个林果专业村和2个小康示范村。2010年农业总产值达2亿元,比2009年1.8亿元增长10%;人均纯收入达2140元,比2009年1740元增长22.99%。一、下步工作思路为充分利用围城靠市优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我镇将从以下6个方面将强产业建设。1、椪柑生产提质增效。以市场为导向、质量为中心、科技为支撑、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抓好米坡村、竹寨村、汨比村、枫香村片区椪柑生产提质增效,打造椪柑品牌,做实万亩椪柑基地文章,打造米坡村、竹寨村、汨比村、枫香村绿色生态椪柑长廊。2、壮大蔬菜产业。按照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求,以隘口村、康云村、阳田村、新湾村、溪马社区千亩国土整治项目为依托,着力抓好隘口村、康云村、阳田村、新湾村、溪马社区千亩大棚蔬菜基地建设,走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第1页共3页道路,打造城镇型农业。并力争到2015年,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30000亩,年产量达50000吨,产值达30000万元。3、提速发展黄金茶。以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突出抓好隘口村、几比村、林农村的黄金茶产业基地建设,推行“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发展模式,走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道路,利用五年时间,力争隘口村、几比村、林农村黄金茶总面积达到10000亩。4、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积极争取团结村千亩国土整治项目,发展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力争到2015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000亩。5、打造休闲旅游观光农业。一是以枫香园艺场为中心着力打造旅游观光农业。枫香园艺场距政府所在地约3.5公里,总面积544亩,现有各类水果综合开发350亩左右。每当春暖花开时节,不失为马颈坳一道靓丽的风景,成为游客旅游观光的一个好去处,近年来,每年接待游客上万人次,同时每当水果成熟时,前来采摘水果的群众也不计其数。结合这一特点,我镇按照以市场为导-2通过石材加工业的建设,带动小城镇建设,打造三县市交界地的“卫星镇”。二、目前存在及亟待帮助解决的问题1、椪柑产业建设。我镇共开发椪柑面积3万亩,其中,竹寨村5500亩、米坡村4500亩、枫香村1800亩、汨比村3000亩,形成了以米坡、竹寨为主的万亩椪柑基地。为推进椪柑产业提质增效,一是大力实施低改、品改工程。由于我镇椪柑开发较早,80%椪柑树已老化,为提高柑橘品质,做实椪柑品牌,增加效益,力争到2015年全面完成米坡村、竹寨村、汨比村、枫香村14800亩椪柑品改低改;二是提高椪柑抗旱能力。力争3年时间内在米坡村、竹寨村、汨比村、枫香村片区建立集雨窖1000余口(每年建立集雨窖300余口);三是加强椪柑产业路建设。利用2年时间,对全长19.8公里的椪柑产业路进行加宽,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恳请上级领导给予一一解决。2、蔬菜产业建设。近年来,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第2页共3页伟蓝图”,依据本镇“围城靠市”的地理位置优势,切实理出了一条以“蔬菜产业壮大镇经济,科技推广先行”的思路,狠抓蔬菜产业建设,形成以阳田村、康云村、隘口村为龙头的12000亩蔬菜产业基地。但由于我镇蔬菜生产以农户分散型经营为主,绝大多数采取常规蔬菜种植栽培,没有形成规模生产和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没有达到预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