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组织系统组工创新论坛发言材料——关于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探索与思考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选拔任用干部,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我们组织部门面临新挑战新要求,需要深入研究探索的新问题。近年来,我们市、县(区)两级组织部门突出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着力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满意度。一、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方面的创新与实践各级组织部门紧紧围绕为科学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工作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1、探索初始提名办法。一是坚持“一主三辅”的提名方式。坚持将群众推荐作为干部任用提名的主渠道,让更多的干部群众参与到干部选任初始提名工作中来,制定了《个人向市委推荐担XX县区级党政领导干部人选暂行办法》,规定县级领导干部个人可以署名向市委推荐县级干部人选。实行市委全委会差额推荐重要岗位干部,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推荐提名的基础上,召开全体会议,市委委员、候补委员以实名、定向、差额推荐提名方式,推荐提出拟任人选。试行自荐公推提名,采取个人自荐报名、竞职演讲、市委委员、候补委员以实名、定向方式投票推荐正县级领导职位人选。二是组织开展初始提名试点工作。在XX县区进行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探索形成了“多轮推荐、差额提名、面试答辩、民主圈选”的初始提名办法,制定完善了选拔科级领导干部初始提名工作实施办法等11项制度。在XX县区进行县委全委会提名重要干部第1页共6页试点,形成“三推两选八公开”的初始提名方法,对县直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乡镇党政正职的提任人选,采取发布空缺职位公告、群众海推、个人自荐、组织推荐、领导干部实名推荐、县委全委会差额投票推荐的方式选拔任用。三是积极探索干部初始提名方式。商州区推出了“三推两选一目标(区委全委扩大会实名制差额推荐、领导干部个人实名制推荐、单位干部群众民主推荐;区委全委扩大会实名制差额圈选确定初步提名人选、区委常委扩大会实名制差额圈选确定正式提名人选;制定岗位任职目标以事论岗)”干部初始提名方式。XX县区采取公开选任职位、公开任职资格条件、公开选任程序方法和差额提名推荐、差额考察、差额票决的“三公开三差额”方式,面向基层择优选拔优秀科级干部。XX县区采取“民主推荐、差额提名、竞职演讲、集体圈选、择优确定”方式,推荐确定拟任用人选。2、创新民主推荐制度。一是坚持把“双过半”作为民主推荐的刚性要求。市上明确提出以得推荐票“双过半”为“多数群众拥护”的标准,即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票都要达到50%以上者,方可列为考察对象,确保每位考察对象都能得到群众公认,提高民主推荐环节的公信度。二是扩大民主推荐范围。在县(区)换届中实行“三次推荐”,特别是让“两代表一委员”提前介入民主推荐中来,充分注重民意。在今年县级后备干部推荐中,采取全县(区)领导干部大会推荐、县委全委扩大会差额圈选推荐的办法,提名后备干部人选,有效扩大民主推荐环节群众参与面,把群众公认体现在“源头”上。3、改进干部考察方法。一是增加民意调查。按照中组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评价试行办法》有关要求,在干部考察中通过对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服务对象进行民意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考察对象工作作风、工作成效、公众形象,为使用干部、配备班子提供重要依据。二是坚持缺点必谈。在考察谈话中,要求每名谈话对象除介绍考察对象特长、实绩、廉洁自律等外,必须谈缺点、谈不足,以全面了解干部,提高干部考察工作的实效性。三是同考察对象面谈。针对考察对象的具体情况,由考察组设计提出一至两个问题,集体同考第2页共6页察对象面谈,通过听其言面对面识人,全面客观地了解考察对象的能力素质。4、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