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小微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转型压力加大的新形势下,我市小微企业的生存状况更加值得关注。近期,市委政研室采取座谈、走访等形式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小微企业对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一头连着经济繁荣,一头连着社会稳定,在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区域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截止2011年底,全市登记注册的中小微企业(全口径)达2.4万户。其中工业企业0.62万户,占比25.8%;第三产业1.63万户,占比67.9%;其他企业0.15万户,占比6.3%。在全市工业企业中,中型工业企业248家,占比4%,小微工业企业5950余家,占比95.96%。限额以上中小微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增长,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2962.6亿元,增长21.2%;利润总额166.4亿元,增长17.8%;增加值增幅达15.7%,高于全市整体工业2.7个百分点。今年1-5月份,全市以小微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单位数17.68万户,同比增长6.32%;其中私营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微企业)18075个,同比增长9.41%。民营经济注册资金571.14亿元,同比增长15.82%;其中私营企业注册资金442.52亿元,同比增长20.23%。(一)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11年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微企业实现增加值890亿元,占gdp的57%;纳税额113亿元,占全市税收总收入的76.4%。今年1-5月份,私营企业纳税额累计完成53.86亿元,同比增长10.2%,占全市税收总收入的75.2%。从各区(市)中小微企业纳税额所占比重看,滕州占比60.58%、山亭92.89%、薛城80.58%、市中70.44%、峄城84.6%、台儿庄77.45%,中小微企业已成为区(市)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二)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2011年,全市中小微企业新增就业岗位4.59万个,占全市新增就业人员的82%。今年1-5月份,私营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微企业)从业人数20.61万人,同比增长6.95%。小微企业广泛吸纳下岗职工、大中专毕第1页共7页业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最大限度地缓解了我市社会就业压力。在拓展就业门路的同时,小微企业的发展也增加了居民特别是农民收入。2011年,全市小微企业职工人均工资收入1.6万元,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中的50%以上来自于中小微企业(包括个体),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更是大部分来自于小微企业务工,小微企业的工资收入已占居民收入的二分之一。(三)产业集聚的有生力量。通过科学规划、服务平台建设、财政扶持、市场开拓等措施,我市小微企业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了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纺织服装、化工、食品、玻璃等众多支柱产业。目前,我市小微企业产业集群发展到15个,营业收入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有2个,过10亿元的5个。其中,xx市中小机床行业小微企业有390多家,已经形成了铸造、刮研、钣金等专业化产业配套体系,被命名为“XX省中小机床制造业基地”。xx市现代玻璃产业集群小微企业有280多家,从业人员达4万多人,形成了玻璃生产、深加工、销售、装饰装修系列化的产业链条。滕州中小机床和玻璃行业已入选省级产业集群。(四)公益事业的助推动力。我市小微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其社会责任意识也在不断加强,热心于捐资助学、新农村建设、扶危济困等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家和企业团体越来越多,慈善捐款逐年增加,2011年达到全市慈善捐款的35%。部分企业如枣庄凯博商砼有限公司、xx市森博家具有限公司、xx市盛苑房地产有限公司等,采取“留本付息、合同捐赠”的形式,分别认捐慈善基金100万元,本金留在企业运作,每年将本金的5%交付给慈善组织,专项用于慈善救助项目。还有部分企业采取现金直接捐赠的方式,如国酒茅台滕州专卖店,连续三年每年慈善捐款10万元;xx市级索镇汇立建安公司、官桥镇煤炭机械公司等,捐赠金额都在3万元以上。二、当前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和经济转型的双重影响,我市小微企业面临着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税费偏重、服务滞后以及创新能力不强等多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一)企业经营成本增加,持续增效难度加大。由于能源、第2页共7页原材料及劳动力价格上涨较快,我市小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