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GZ—90型钻机工技术操作规程1.工作要求:1.1遵守井下工人岗位责任制,确保安全生产。1.2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炮孔质量符合中孔验收标准。1.3认真做好钻机及台架的维护和保养工作。2.钻机技术操作规程2.1钻机的操作要领:2.1.1对于不同性质的矿岩,需根据排粉情况,分别调节冲击功,转钎速度和轴推力,以得到较高的凿岩速度;中硬岩石冲击功可小些,转钎速度可高些,推力不宜过大。而对于坚硬岩石,冲击功则要大,转钎速度应低,推力应大。2.1.2如遇裂隙、溶洞而卡钎时,应减少冲击功,加大转钎速度,甚至可以停止冲击,完全依靠回转通过卡钎区排除故障。2.1.3因是无阀配气,宜在高风压下作业,工作风压应不低于5公斤/cm2。2.1.4冲洗水压不宜低于4公斤/cm2。2.1.5钻机的润滑条件应良好,以防止磨擦面(尤其是活塞与气缸和配气体的配合面),在高速运转时,产生局部高温而研伤。2.1.6润滑油可用30号或20号机油。润滑应用注油器连续供给,每个工作班应以消耗3~5公斤为宜。过多则造成油雾大,过少则润滑不良。2.1.7使用的钻具应符合质量要求。2.2钻机的保养:2.2.1必须定期检修,注意观察各零部件的磨损情况,及时修理或更换缺损零件,以免导致其他机器的损坏。2.2.2作业前应先将注油器加满油,仔细检查所有的坚固螺丝,保证联接的可行性,然后再给钻机以小风进行空运转,检查机器运转是否正常,同时使机器得到润滑。2.2.3工作完后,关闭水阀,以小风让凿岩机作短时间的空运转排除积水,防止锈蚀。2.2.4凿岩机较长时期内停止使用,必须及时地将其拆洗干净,并涂上防止锈油脂,放置干燥处保存。2.3钻机的技术保安:2.3.1使用前必须吹干净风管中的污物,必须均匀地旋紧所有的紧固螺丝并经常观察紧固螺丝情况,防止松动。2.3.2切忌以满风开空车。2.3.3冲击的部份起动不灵时,需将操纵阀关死,待风管中的余气排出后,再行启动。严禁敲打气缸,以防气缸变形。2.3.4各处管道接处,必须牢固,以防脱落造成事故。2.4钻机的拆卸装配:2.4.1拆卸和装配时,切忌用铁锤直接敲打各零件的配合面,可用铜棒或硬木执着,以防损坏零件。2.4.2在一般情况下,不应把气缸和联接体拆开。2.4.3除在定期检修和确认风马达有故障时不得随意拆开回转风马达。2.4.4在更换铜套时,不能直接敲打铜套,以免变形,可将铜套套在活塞上,在配合面上涂上防止锈油,将活塞装入汽缸(此时汽缸和联接体是装在一起的),以铜或硬木垫在活塞尾部,用压力机压入或用锤敲入联接体,铜套装好后,用手拉动活塞,视其配合良好,如果阻力较大时,应用刮刀仔细刮削铜套内孔。2.4.5装配时,应将所有配合面擦干净,并涂上防止锈油。2.4.6所有的紧固螺丝应均匀地旋紧。2.5钻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现象原因排除方法机器声音不正常紧固螺丝松动或行紧力量不均匀,活塞、气缸轻微研卡将紧固螺丝均匀旋紧,若仍不能排除,应拆检修理。活塞运动不正常(时而冲击)时而不冲击活塞与气缸或配气体研伤,长螺杆拉紧力量不均匀。拆卸活塞,将研伤的部位用油石仔细麿光,适当调整拉紧力钎尾不转运而风马达运转正常卡套或转运套的端面齿折,断轴承损坏或齿轮齿损坏。更换损坏的零件。反水及排气口结冰严重水针或钎尾密封圈损坏,压风中水份太多。更换损坏的零件,减少压风中水份凿岩速度减低钎尾长度不合格,活塞端面凹陷太多更换钎尾和活塞3.台架操作技术规程3.1台架操作要领:3.1.1使用前的准备工作:3.1.1.1检查顶板及环境是否安全;检查工具、量角器、照明灯具、机油、钎具是否完备。3.1.1.2检查风水压,风压大于5kg/cm2,水压4-6kg/cm2。3.1.1.3检查各震动部件的螺栓及管接头有无松动,软管有无破裂。3.1.2台架的组装:按底撬、气顶、园盘、推过器的先后次序组装台架,组装时各结合处要擦洗干净,涂上黄油并紧固牢靠,总进风管和水管及各处软管在与台架相应部位联接前,都要吹干净管中的泥沙,以防脏物进入机件。3.1.3油雾气必须完好,工作前加足洁净的润滑油,耗油量按每秒钟6~8滴(相当于每小时1公斤)调节。禁止缺油操作。3.1.4定位与移排,台架要对准设计中心线及炮孔排线,园盘平面应与排线平行,台架移排前要将底撬撬出或顶出覆盖岩渣面,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