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化公益事业义工培训学习资料第三辑第一册钱穆先生讲读书为学第1页共6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3页一耽学堂办公室2008年《钱穆先生讲读书为学》内容选自钱穆先生《中国史学名著》中各篇供青年文化公益事业义工学习之用。原著各篇依次为:《尚书》;《春秋》;《春秋》三传;《左传》(附《国语》《国策》);《史记》(上);《史记》(中);《史记》(下);《汉书》;范晔《后汉书》和陈寿《三国志》;综论东汉到隋的史学演进;《高僧传》、《水经注》、《世说新语》;刘知几《史通》;杜佑《通典》(上);杜佑《通典》(下)(附吴兢《贞观政要》);欧阳修《新五代第2页共63页第1页共6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3页史》与《新唐书》;司马光《资治通鉴》;朱子《通鉴纲目》与袁枢《通鉴纪事本末》;郑樵《通志》;马端临《文献通考》;黄犁洲的《明儒学案》、全谢山的《宋元学案》;从黄全两学案讲到章实斋《文史通义》;《章实斋《文史通义》。建议阅读原著。————————————————————————————————汉代太学设立五经博士中有《尚书》,照现代话来讲,《尚书》是那时一部国立大学规定的教科书。可是经过西汉到东汉四百年,实在这部《尚书》也并不能字字都讲通。我们说汉代“去古未远”,但这部《尚书》已没有能完全讲通,当然以后会更讲不通。可见我们今天来读《尚书》,只求得其大义便好,不可能逐字逐句都要讲得通。古书不易通,并不是说拿白话一翻就可通了。注解已难,拿白话文来翻译古文,其事更难,并不是几千年前人说的话都能用今天的白话就能恰好翻得出。第3页共63页第2页共6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63页当知做学问人,大家该知道的我们总该知道。学术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大家都知,我独不知,孤陋寡闻,总对自己研究有妨害。可见学问实是无穷,已成定论的大问题之内,仍可有小问题。诸位每做学问,好问方法,做学问最大第一个方法就是肯花工夫。一学者花十年廿年一辈子工夫来解决一问题,本是寻常本分之事。诸位当知,读史不能辨伪,便会有许多说不通处。但辨伪工夫中寓有甚深义理,不能轻易妄肆疑辨。倘使这部书真有价值,不专是些材料的话,则书的背后一定会有一个人。读《西周书》,便该领略到西周精神,同时便该领略到周公精神。一段历史的背后,必有一番精神,这一番精神,可以表现在一人或某几人身上,由此一人或几人提出而发皇,而又直传到下代后世。孔子一生崇拜周公,主要应该在此等处认取。若我们只把十几篇《西周书》当一堆材料看,不能看到整部书之结集和其背后之时代精神与人物精神,即是失却了其意义和价值。第4页共63页第3页共6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63页我们研究历史,更重要的在应懂得历史里边的人。没有人,不会有历史。从前历史留下一堆材料,都成为死历史。今天诸位只看重历史上一堆堆材料或一件件事,却不看重历史上一个个人,这将只看见了历史遗骸,却不见了历史灵魂。——以上选自《〈尚书〉》篇————————————————————————————————从事学问,不能只看重材料。若只看重材料,便可不要一部一部地去读书。书不要读,只须翻便是。若要一部书一部书地读,便该了解这一作书之人。每一部书应作一全体看,不专是零碎材料的拼凑,不专为得些零碎知识而读书。我们必须了解到每一书的作者,才懂得这一书中所涵蕴的一种活的精神。在孟子书里有所谓“名世者”,在一个时代出这样一个人,这个人就可用来代表此一时代,所以称之为“名世者”。“名世”不是说在这个时代有名,乃是他可以代表这一时代。我上一堂讲辨真伪,不仅古文《尚书》是伪,今文《尚书》也有伪,但我今天要补充上一堂讲法,伪书并不是说就没有了价值。第5页共63页第4页共6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63页诸位若把阎百诗、惠定宇的辩伪的话拿来看,便知伪古文《尚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