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安全管理》之气瓶定期检验问题分析研究 VIP免费

《安全管理》之气瓶定期检验问题分析研究 _第1页
1/2
《安全管理》之气瓶定期检验问题分析研究 _第2页
2/2
气瓶定期检验问题分析研究目前,我国气瓶定期检验现状不容乐观,存在问题较多,而且解决问题难度较大。本文拟对此作一些尝试性分析研究,并提出改进建议措施。1气瓶定期检验存在问题1.1在对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以下简称定检)时,气瓶定检机构不严格执行国家行政法规和相关标准。1.1.1对未取得制造资质单位制造或改装的气瓶,进行定检且评定为合格。1.1.2对未送检气瓶,出具定检报告。1.2气瓶定检机构未履行判废、销毁职责。1.2.1对已被确定报废的气瓶,未作销毁破坏,原封不动地退还用户,使报废气瓶继续在市场上流通。1.2.2对应该判定报废的气瓶,不予报废,仍被判定为合格。1.3气瓶定检机构检验人员,对气瓶定检质量把关不严。1.3.1各类气瓶检验均存在检验项目不齐全,检验方法不符合,检验程序混乱等问题。1.3.2定检后的气瓶,不作漆色标志,不涂检验色标或色标颜色、形状错误。1.3.3气瓶检验报告内容不全面,手续不完备,职责不明确。2气瓶定期检验问题分析对气瓶定检存在问题,从表面上分析,仅是气瓶定检机构及检验人员不作为的现象。但从更深层次进行探究分析,可以发现有诸多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2.1气瓶定检机构缺乏长久运行的激励机制,尤其是气瓶充装单位内设检验机构,大多数存在可有可无的“摆设”现象。根据定检机构的自身定检工作能力,本来既可胜任本单位气瓶定检,又可为外单位提供定检服务。但现实的定检机构,大多数入不敷出,缺乏检验收费的市场化条件,检验直接经济效益无法体现,无法保证其正常运行。因此,定检机构往往只作为应付上级质检部门监督检查所用,根本起不到定检的实际作用。2.2气瓶定检机构及检验人员不作为行为,既与缺乏激励机制有关,又与从无实施定检实绩考核、追究其检验责任有关。当然,从法理上认识,无利益可言的气瓶定检机构,理所当然不必承担其对应的责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安全管理》之气瓶定期检验问题分析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