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4页生涯規劃與職業訓練Vocationalrehabilitation期中報告中華民國腦性麻痺協會訪問報告書指導老師:邱滿艷老師班級:特二B組別:第一組組員:楊佩芳劉怡婷邱怡菁賴偉程第2页共24页第1页共2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4页前言「腦性麻痺」乃是指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在發育的過程中,因故受傷而導致行動上的不協調,其帶給患者傷害往往不是身體某一部份的殘障,而是包括視覺、聽覺、語言、動作、學習障礙、情緒困擾等多重性障礙,而促使患者無法與正常人公平競爭且享有應有的權益,因此往往造成患者與家人乃至於整個社會沉重的負擔。成立、發展過程八十年母親節結合中華民國潛能開發協會,舉辦"心向太陽,復健元年",鮮花義賣募款活動,見於腦性麻痺復健之重要,在患者,家長,相關專業人員,社會熱心人士,幾經協商決定籌組中華民國腦性麻痺協會。協會會員人數約為1500人,腦性麻痺著人數為1000人,由祕書處依據各委員會工作方針,協助腦性麻痺人士就醫、就學、就業、就養等問題,並定期舉辦義診,專業課程講習,提供輔具支援,相關資訊匯集等服務。協會每季發行會刊,除提供各方資訊外,並作為會員彼此心得交流及經驗分享的橋樑,希望能提供家長在心理上及實質上的支持與協助。八十六年協會推動成立了國內第一所專為患有腦性麻痺人士提供服務的"財團法人台北市私立同舟發展中心",以提供直接、完整、專業的教學及服務。八十九年開始辦理電子小鋪-電腦職訓班,以提供腦性麻痺朋友就業服務,並於九十一年五月在披荊斬棘的困境中正式成立庇護工場-電腦工作小站,提供腦性麻痺患者一個庇護性的訓練與工作場所。第3页共24页第2页共2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4页服務對象腦性麻痺人士及其家庭服務標的:提供家長養育的個項資訊,相關醫療資訊及課程、家長成長課程,支援管道。…舉辦患者休閒活動、電腦研習、義診.等,提供腦性麻痺患者個項的服務。訓練腦性麻痺患者自給自足的生活技能。向社會大眾宣導何謂腦性麻痺,教導社會大眾接納腦性麻痺族群。服務內容一、辦理短期研習訓練及會員服務:(推動腦性麻痺人士就醫、就學、就業、就養服務)配合年度計畫定期辦理個項親子活動及課程,包含腦性麻痺聯合義診活動、水中運動治療與休閒遊泳、C兒童電腦夏令營、親子休閒活動、CP親子(家長),成長課程,每季出版同舟會刊並提供會員諮詢服務,以進行資訊之交流。二、台北市臨時照顧服務(臨托服務):1、中重度身心障礙者臨時照顧服務計劃2、保育員招募及職前訓練3、保育員在職訓練三、就業服務:1─、電腦職訓班-身心障礙職業訓練2─、庇護工場-電腦工作站3、支持性就業服務第4页共24页第3页共2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24页就業服務組業務內容1.開發就業機機會:作業內容包括篩選社區就業市場聯絡雇主,並透過雇主訪談作環境分析,工作分析等。2.發展安置計劃透過與案主晤談,蒐集案主的基本資料,家庭狀況,職業有關經歷,了解案主主要需求並初步評估案主的工作特性,若案主在晤談中回答問題有困難時可請家長協助,必要時也需調查家長或監護人對案主就業意願,最後再綜合研判所得之資料,進行初步安置決定,包括教育/復健、職業訓練、庇護性就業、一般性就業、支持性就業,其它等。3.擬定就業服務計劃在安置計劃中,決定進行就業安置之案主,則需在此階進一步進案主工作配對檢核完成案主分析後,參照可能就業之工作職務的工作分析,進行案主/工作配對檢核找可能存在的差異或問題項目,並視需要實施增強問卷,綜合上述資料完成案主就業服務計劃。4.訓練工作適應能力配合(案主就業服務計劃)找出個案需要支持之事項,並評估其需要支持之程度,擬定提供支持的方法,進而依據此計畫去建立一個支持系統並加以執行,訓練的內容包括職務再設計,工作環境適應,生產效益提昇及人際關係處理等。5.追蹤輔導:當案主己逐漸適應工作場所大部分要求產能或工作效益也在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