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量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郑州市沈庄北路英协路交叉口,占地面积约70亩。高层住宅建筑16栋,剪力墙结构,地上24层(2栋)、33层(14栋),地下2层;楼间地下车库两层,总建筑面积共约35万㎡(其中地上部分约30万㎡)由于施工现场面积大,基坑深达到国家基础验收规范7.1.7条规定,按照GB50026-2007城市建筑测量规范,为了保证工程测量的精度,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如下测量方案。二、测量准备工作2.1测量人员准备测量放线人员应对各专业图纸中的轴线关系、几何尺寸、高程等进行复核,并应及时了解与掌握有关工程设计变更文件以确保测量放样数据准确可靠。测量人员均应经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测量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2.2测量人员具体配备本工程配备的测量人员,具有丰富的测量知识与经验,经过良好的培训,使用过各种类型的先进仪器,完全能胜任本工程的测量工作要求。人员配备如下:①测量负责人2人负责测量方案编制和实施②测量工程师6-8人负责现场实施③测量技工20人测量辅助工作三、测量仪器与器具本工程主要测量仪器的配备一览表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说明徕卡TCRA1201智能全站仪1"有棱镜2mm+2ppmD无棱镜3mm+2ppmD(测程500m)套2上部结构的变形监测;控制网主轴线等重要部位测设、校核;工程基准的传递与复验;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苏一光OTS232全站仪1″2mm+2ppmD套2控制网测设、校核;坐标放样;测距;三角高程测量;验线电子经纬仪2″台4角度测量;次要轴线的竖向传递;徕卡DNA03精密数字水准仪±0.3mm/km(铟钢尺)套1控制点的高程引测;复验控制标高;沉降观测基准引测;基础沉降观测。徕卡DNA10数字水准仪±0.9mm/km(铟钢尺)套1重要部位高程测量;高程测量;验测、复测标高普通水准仪±1.5mm/km台9高程传递激光平面仪10″,150m台6水平面控制手持测距仪Pro4a台3特殊部位的测距苏一光垂准仪台2轴线投测计算机便携式台2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软件平台(内业和外业)以上仪器均按照国家规定年检鉴定合格,并在使用有效期内。在使用过程中,随时检查仪器的常用指标。一旦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将及时校正以保证测量精度。四、平面控制网布置4.1设置依据建筑物的红线及定位均由城建规划局测定。我司根据城建规划局所提供的测量标志和建筑平面图,进行复测,在场区建立导线控制点。依据建筑物的轴线和开间建立矩形平面直角坐标系控制网,作为平面控制的首级基准。在地下、地上各层施工中,应能准确迅速地恢复各轴线的位置,以保证同一条中线或轴线在各层上投测的位置都能在同一铅垂面内。在矩形控制的施测中,其四角顶点用经纬仪测每角的顶角为90°,每角用2个测回,其误差不行大于±9″—15″,四角的总和为360°,其误差不得大于±20″,四边的距离量距精度为1/5000L。对平面控制的四个顶点,设立牢固的标志。为防止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对标志的影响,对四角顶点的观测每使用一次进行校核和定期复核以保证测量的精度。各级控制网的创建,必须对各控制点相互之间,以及各级控制网之间进行闭合校验和平差,保证各点位于同一系统。每次使用前必须对控制网校核。随着施工的进度,按重要性原则定期对其复测以求得控制网稳固不变和防止地面变形、沉降或其他因素导致的控制点移位。首级控制网设置冗余控制点,并加强对各点的保护。其他各级控制网如遭遇破坏,由上级平面控制网来恢复。控制网建立完毕,交监理方复核确认。控制网之间按照级别的高低进行控制,即高级网控制低级网。平级网之间互相贯通,形成系统。4.2三级控制网三级控制网布置在±0.00板上,按一级方格网标准测设。由于本工程的工况变化很大,且三级控制网布置于现场内部,容易遭到施工破坏,故在实际测量过程中,除需要在上述情况下进行实时调整外,还需要根据施工情况进行布网位置的调整,布网依据为上级控制网。在±0.000层将主塔楼竖向控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