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调研报告民营经济的发展是与我们认识的深化程度和思想解放程度相伴随的。在摆脱了“姓资姓社”争论的阴影后,我们经历了从“必要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上的一次次跨跃。党的十六大实现了所有制理论的新突破,进一步认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也是一个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基础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性问题。截止目前,我市共有个体工商户57221户,从业人员近14.7万人;私营企业3054户,从业人员3.73万人。个私注册资本总额近30亿元。全市私营企业集团已发展到9家,并有46家私营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民营科技企业。从总体上看,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对发展民营经济都能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扶持措施,但是也应看到,在一些地区、部门,尤其是公务员队伍中,仍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已成为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了解情况,剖析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显得十分必要、甚为紧迫。一、社会上对民营经济的总体评价日前,市工商联围绕如何认识民营经济,怎样看待民营经济人士这一新出现的特殊群体,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调查研究。调查采取发放问卷调查、专访及召开座谈会等形式,重点在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职工、普通市民和民营企业主中开展调查。调查共发出并收回问卷100份,内容涵盖对发展民营经济重要性、发展现状,以及对民营经济人士、民营企业管理和分配状况进行评价等多方面的调查内容。从调查结果分析,社会对民营经济及其人士的总体评价表现有以下四个方面:(一)多数被调查者对发展民营经济持有正确的认识,反映了社会认识的主流是积极的。在调查中,认为发展民营经济是我国长期国策的占64%,认为民营经济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占62%,认为应大力发展和现阶段发展不够的,分别占64%和71%,认为民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能长期并存和互相促进的,第1页共6页分别占53%和60%。这些数据,从正面充分佐证了上面的结论。(二)多数被调查者对民营经济人士持肯定态度,反映了民营企业从业人员得到了社会的尊重。调查数据显示,有69%的被调查人员认为民营经济人士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55%的人员认为多数民营经济人士能够依法经营,还有42%的人员认为多数民营经济人士是靠诚实劳动、合法致富的。(三)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民营企业具有较强活力,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反映了社会对民营企业重视程度的提高和独特灵活机制的肯定。在设定调查问题时,我们把民营企业与公有制企业进行了询问比较,71%的被调查人员认为民营企业管理体制灵活,55%的人员认为民营企业责权利明晰,54%的人员认为民营企业比公有制企业更重视人才作用的发挥。(四)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民营企业和人士,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反映了社会对民营经济作用的认同。据调查统计,59%的被调查人员认为民营企业在分配领域,能把积累资金用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44%的人员认为民营企业职工的收入比较合理,34%的人员认为多数民营经济人士能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45%的人员认为民营经济起到了社会稳定的作用。二、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及分析通过开展专题调查,值得欣慰的是社会上对民营经济的总体评价还是比较乐观的,正确观点仍上占主导地位,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倾向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对发展民营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尚存不足,反映在已经有了明确定论的观点上。发展民营经济是党和国家的既定政策,并写入国家宪法,但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仍有为数不少的被调查人员依然坚持僵化错误的认识观念。如把发展民营经济看作是权宜之计的仍占16%,同时10%的人认为这项举措弊大于利。9%的人认为民营经济起不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18%的人怀疑民营经济能与公有制经济长期并存发展。26%的人认为目前民营经济发展过快,动摇了公有制经济的基础,甚至还有33%的人要限制民营经济的发展。第2页共6页(二)对民营经济人士的认识有失偏颇,反映了社会上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现象。主要表现在对民营经济人士的评价上,从调查数据看,仍然认为民营经济人士是剥削者的占29%,认为民营经济人士靠偷税漏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