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浙美版学校美术第六册第十二课五彩斑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三原色、三间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表现技能;2、能用三原色调出变化丰富的各种间色,并且在实践过程感知颜色所带来的奇异变化;3、体会颜色对于主观情感的外化体现;4、欣赏优秀的民间艺术品和色彩图案,激发同学表现兴趣和陶冶性情。教学难点:比较难以理解的三原色和三间色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对于画面色彩的重要影响;教学难点:在游戏中进行感知的过程中引导同学进行“浪漫”基础上的“规则”的牵引;教具准备:各类艺术品(色彩鲜艳、丰富的)课件;相关作画工具学具准备:废旧的包装盒;相关工具教学过程:一、感知“浪漫”,学会归纳辨别小游戏:(1)说说自己的衣服颜色的构成;(2)补充其他同学身上的颜色;(3)老师小结;总结出同学眼中的大家衣服上共有的一些颜色成分;适时板书二、体会色彩,实践认知(1)老师出示课件:(三个身穿红、黄、蓝衣服的卡通人物形象,相互游戏,然后发生拥抱画面,三原色发生两两交互变化,激发同学探究兴趣)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2)实践:A同学实验:拿出事先准备的作画工具和材料,老师准备白纸;同学选择刚才相对应的三种颜色;即红、黄、蓝B老师参加其中,指导实验:C同学小结:D老师: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在我们自然界当中是三种最基本的颜色,任何美丽的颜色都是由这三种颜色变化而来的;三、心情体悟,主观感受1、选择游戏:(1)选择符合现在心情的一种颜色;想一想:自己为什么会选择这一种颜色?(2)考虑其他两种暖色自己会在什么情况下、什么心情下选择?为什么?(3)采纳小组沟通方式让同学进行讨论;(4)老师小结2、出示课件:(色彩丰富的一些作品:凡高的《向日葵》,达利的作品,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等等,并出示中国传统民间工艺作品,了解色彩的多样性,为自然引出三间色做好铺垫)四、丰富认知,加深拓展1、延伸课件:(三个卡通形象,了解由三原色衍生出的三间色)2、老师:除了可以有红、黄、蓝变化出橙、绿、紫三种间色以外,你还能变化出其他颜色来吗?3、同学实验:4、同学小结:颜色非常丰富,可以通过任意的颜色搭配,探究出更多、更新的颜色来五、操作训练,回归“浪漫”同学练习:选择四季春夏秋冬中任意一个季节,在事前准备的包装盒上肆意挥笔,画出心中自己对这个季节的主观情感,觉得不满意可以换一个平面继续操作)六、老师课件总结:有着各种丰富颜色的卡通现象越来越多,前、后位置关系的重叠,使画面的色彩更加多变,最后完成一幅幅色彩鲜艳的作品依次叠加出现。画外音:生活中的颜色更加让我们目不暇接,只要我们有一双能发觉美的眼睛附送:2024-2024年浙美版学校美术第六册第十课跳舞的点和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增强同学对毛笔运行的轻重,缓急,提按,快慢等方面的体验,以及感受由此产生的点、线的浓淡干湿的趣味变化。2.采纳游戏方式,启发同学想象,运用点,线,面构成多样式的彩墨画作品,体味中国画的笔墨乐趣。让同学喜爱中国画。3.培育同学的审美能力。教材分析: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远流长,博大精深,学校生对中国画的学习是十分感兴趣的,但对繁杂的笔墨技法较为畏惧,要帮助初学中国画的学校生克服畏难情绪,真正喜爱中国画,兴趣盎然地用中国画的形式表情达意,就必须摈弃机械地讲解笔墨技巧机械地传授中国画表现程式,而激发学校生的学习兴趣,乐趣是关键。点,线,面是平面绘画最基本的语言,为强化同学的绘画语言,应有意识地利用他们在绘画内过程中已出现的自发性点,线,面倾向,因势利导,使他们更准确地对视觉物象产生点,线,面的联想这节课中还涉及到色彩的搭配,墨与色彩在生宣上产生的特别变化。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难点:用水的多少与用力轻重缓急不同所产生的变化,启发同学进行富有制造力的点,线,面构成探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歌曲导入:播放歌曲《生命色彩》提问:歌曲中唱到了哪些颜色?你喜爱什么颜色?为什么?二、表演体验,主动探究:1、师示范表演,师边表演边讲解笔法。示范过程中让同学初步了解中国绘画工具的基本功能。2、同学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