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浅析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作者樊悦安学籍批次200803学习中心天津奥鹏学习中心层次专升本专业行政管理指导教师赵建国内容摘要绩效管理是公共部门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公共管理部门的绩效管理直接影响到部门管理活动的效果以及管理的整体状况。我国现行的公共管理部门绩效考核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提高公共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己成为公共部门改革的迫切要求。本文从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基本理念出发,介绍了绩效管理的相关理论以及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实践,着重分析了我国目前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模式存在的瓶颈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关键词:绩效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合理途径目录一、绩效管理及公共部门绩效管理………………………………………………………1二、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制度实践及瓶颈因素………………………………………1(一)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制度实践………………………………………………1(二)瓶颈约束表现……………………………………………………………………2三、优化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可行途径探索……………………………………………4(一)健全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制度…………………………………………………4(二)进行有效的精神激励……………………………………………………………4(三)正确处理任务绩效与周边绩效关系,明确公共责任,保证绩效管理的公正…5参考文献……………………………………………………………………………………6第1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3页浅析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我国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历史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但整个公共管理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仍很不完善。其中,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我国现行的公共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公共管理的整体水平。因此,对现行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创造科学而可行的绩效管理系统以激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潜能,是有效推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首先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一、绩效管理及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对于绩效管理,目前理论上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将绩效理解为组织绩效,强调通过对组织结构、业务流程、技术、目标等方面的调整实施组织战略;第二种观点将绩效理解为组织成员绩效,强调以人员为核心,持此观点的人并不否认对人员的绩效进行管理必须在组织框架内进行,只是在阐述其以人员为核心的绩效管理观点时假设组织目标已确定,并得到了组织成员的被动认同;第三种观点指出,绩效管理的核心是挖掘人员的潜力,提高他们的绩效,并通过将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在一起来提高组织的绩效。由上所述,第二种观点与第三种观点理解绩效的核心均在于人员的绩效,不过第二种观点认为对人员的绩效进行管理必须在组织框架内进行,而第三种观点认为人员绩效必须与组织绩效相结合。本文认为绩效管理就是根据组织的目标与要求对员工进行指导和帮助,使员工尽可能地以更高的效率有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绩效标准的建立、绩效考核与评估以及绩效反馈与面谈。以上三个部分相辅相成,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将使绩效管理彻底失败;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做好,都将使绩效管理大打折扣。二、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制度实践及瓶颈因素(一)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制度实践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正式建立,到1994年3月,国家人事部发布了《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其中对绩效考核内容和标准都有具体规定,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宣告建立。在总结各地公务员制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于2006年1月施行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公务员人事管理的综合法律———《公务员法》。这是我国第一部属于公务员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重要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意义重大,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比,在公务员考核制度方面,《公务员法》做出了一些新的规定:第1页共13页第2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