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力行是明理、增信、崇德的归宿与落脚点,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关键环节——在“学史力行”中彰显担当作为质胜于华,行胜于言,党史学习不仅在于知,更在于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史力行是明理、增信、崇德的归宿与落脚点,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关键环节。学史力行,要行之有力、行之有效,达到“力行而后知之真”,以破解知行“两张皮”难题。在“学史力行”中彰显担当作为,必须在听从中央号令上雷厉风行,在岗位履职尽责上大显身手,在为群众办实事上尽心竭力,在提升自身修养上走在前列。在听从中央号令上雷厉风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百年以来,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近代中国数百个政党中脱颖而出,在世界数千个政党中卓而出群,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上下团结一致,党中央一发出号令,党员干部就闻令而动、舍身用命,以“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的战斗姿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从百年党史看,这条经验践行得好,党的事业就大踏步前进,反之则遭受挫折。1945年抗战胜利后东北成为战略焦点,党中央高瞻远瞩决定从各根据地抽调党员干部和部队进入东北,21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2万多名党员干部、10余万部队先后奔赴东北。这样大范围、大规模的人员调动,涉及到党员干部的去留升迁,但没有人讨价还价,一切为了战略大局,一切服从中央部署。进军东北开辟解放区、打赢辽沈战役,大大促进了解放战争进程,为全国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反观1935年张国焘自恃地方力量强大,个人野心膨胀,反复拒绝执行党中央关于北上的战略方针,甚至还企图危害党中央。后率左路军南下于10月另立“中央”,犯下反党分裂主义严重错误,最终给党的革命事业造成严重损失。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回顾过去,党的历史反复证明,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决听从党中央号令,是党的生命力、战斗力的关键所在,是党不断成长壮大、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面向未来,我们要在新时代新长征路上突破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必须从党的历史中汲取经验与智慧,做到党中央号令,坚决响应、令行禁止、使命必达;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打折扣、不做选择、不搞变通地贯彻落实,以实际行动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在岗位履职尽责上大显身手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百年以来,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离不开党员干部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正如繁星绘就苍穹、细流汇成江海,无数党员干部在不同岗位上为了共同目标倾力倾情奉献,才合力创造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一系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从革命年代“人与阵地共存亡”到建设时期“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从改革开放新时期“杀出一条血路来”到新时代“白衣执甲抗疫,尽锐出战扶贫”,无数党员干部把岗位当作战位,大公无私、公而忘私,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1950年11月在长津湖之战中,南逃的美军见到了这样悲壮的一幕: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战斗姿态和队形,因酷寒被冻成了“冰雕”成建制地牺牲在阵地上。“冰雕连”全体指战员在高寒地区狙敌,为了不暴露目标,在漫天冰雪中如烈火中的邱少云一样,为了战斗的胜利宁死也要坚守战位。一名战士在绝笔诗中写道:“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1962年东北松辽石油大会战打响,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参战,钻机到了,但没有吊车和拖拉机,汽车也不足。王进喜带领全队工人用撬杠撬、滚杠滚、大绳拉的办法把钻机卸下来运到井场,仅用4天时间把40米高的井架竖立在茫茫荒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