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关于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整改工作情况的报告发布时间:�2021-01-082019年10月21日至10月30日,省委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黔南州第二轮省委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展开了“回头看”,2020年4月7日,省委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州反馈了督察意见,我州立即行动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问题整改作为衡量“四个意识”和检验“两个维护”的重要标尺,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最务实的作风,对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逐项梳理分解,全力抓好整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工作情况及成效州委、州政府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各项决策部署,坚决扛起政治责任,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切实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创新推出“三个三”攻坚打法,狠抓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工作,推动全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截至目前,省委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整改反馈的15个问题,已整改完成12个问题,达到时序进度2个问题(罗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都匀螺丝壳风电场的拆除),整改滞后1个问题(独山大风坪风电场无实质性进展)。通过督察整改,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切实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突出位置,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形成了州委统一领导、州政府全面负责、部门加强行业监管、县(市)属地负责、社会参与监督的上下联动和齐抓共管格局,全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机制基本形成。2020年,全年全州地表水水质优良率达100%,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断面;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9%;全州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7%,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29微克/立方米、18微克/立方米;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减少;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利用率均达100%。二、主要措施(一)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促整改。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州委、州政府共召开7次常委会,11次常务会、4次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会,7次整改工作推进会议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突出以“三个三”为抓手(即动态梳理出生态环境问题“三张清单”交办给州政府分管领导以及县(市)党委和政府、州有关部门“一把手”;实行州委、州政府“一把手”重点督战、州政府分管领导专项督战、州整改办巡回督战“三个督战”;强化县市交叉执法、部门联合执法、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执纪“三种”执法),有力推进解决了一批重点难点问题。(二)督查督促,强化履职保整改。一是紧扣“三挂”打法,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领导统筹推动,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挂牌督战各项任务。2020以来,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和州有关领导29次带队开展现场督战,强力推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到位。8月份,由州长“挂帅”,组织州政府班子成员集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挂牌督战工作,聚焦“三张问题清单”,紧盯“三磷”专项排查整治、矿山生态修复、饮用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环境监管等突出问题,分别赴县(市)既督又战,“州长”督战队深入现场实地查看了各地50余个点位,对各县(市)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问诊把脉,并提出下一步整改工作要求。州整改办汇总各督战队的督战报告报州政府,州政府主要领导已经作出批示,将指出的问题及整改工作要求抄送给各县(市)、州有关部门抓好落实。二是6月,州委督查考评局牵头,会同州生态环境局和州自然资源局对国务院大督查、“互联网+督查”平台留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2019年耕地保护督察与往年土地例行督察、省委省政府综合大督查等专项督查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暗访,每个县(市、区)督查结束后,督查组要对发现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和建议清单,第一时间现场反馈,并向所在地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反馈。三是由州有关部门组成的巡回督战队,每月定期开展巡回督战,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