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采用智能天线的TD-SCDMA系统在高速环境中的性能郑侃白伦博郑侃1996年7月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电工程系,2000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获硕士学位。现工作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信息通信移动集团第三代移动通讯部,主要从事第三代移动通讯系统(TD-SCDMA)的研究开发等工作。白伦博在德国不伦瑞克理工大学和英国巴斯大学攻读电子工程专业。1996年从德国不伦瑞克理工大学毕业后,在德国西门子公司和凯撒斯劳藤大学从事研究并于1999年获得博士学位,研究的主题是TD-CDMA验证系统的评估。同年加入了西门子(中国)公司的信息通信移动集团。他的主要工作是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的系统设计、标准化和研究等。摘要: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组织(CWTS)[1]提出的TD-SCDMA已经由国际电联(ITU)正式采纳,成为未来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并由3GPP组织[2]进一步标准化。作为TD-SCDMA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的智能天线技术能够使系统在高速运动的信道环境中达到较好的性能。在本文中,我们首先介绍了TD-SCDMA的系统模型。然后,解释了智能天线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在高速运动环境中应用该技术的可行性。同时,在文章中给出了在不同速度的高速运动环境中的相应的仿真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在TD-SCDMA系统中使用智能天线技术可以获得很好的系统性能并能够满足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各种需求。关键字:TD-SCDMA,智能天线技术,联合检测技术一、前言在最近几年来,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一个飞速发展的领域。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时分多址接入和频分多址接入技术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例如GSM和IS54系统,已经广泛地应用在世界各地。与第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相比,对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最大的挑战之一是不仅要能够提供象话音和图像等对称的电路交换业务,而且要能够提供例如移动互联网接入等非对称的数据包交换业务。同时,未来的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的频带中的部分可能是非对称的。这样,使得TDD双工模式在未来的移动通信的发展中显得非常重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TD-SCDMA系统融合了两种先进的技术,它是一种在同步模式下工作的具有自适应CDMA特点的先进的TDMA系统。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对移动通信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TD-SCDMA必须能够满足各种类型的业务需求。作为TD-SCDMA的关键技术之一的智能天线技术能够提高系统的容量,扩大小区的最大覆盖范围,减小移动台的发射功率,提高信号的质量并增大了传输数据速率。这些优点给移动网络运营商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本文着重分析了在高速运动的移动环境中,在基站部分使用智能天线技术的TD-SCDMA系统在上行链路中的性能。本文的结构如下:在第二部分,我们给出了所考虑的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上行链路模型。在这个系统中,基站部分使用了智能天线技术。在第三部分我们讲述了智能天线的基本概念,同时解释了在TDD双工模式中的高速运动环境下使用智能天线技术的可行性。在第四部分,我们解释了所使用的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环境并给出了不同高速下的系统性能。最后,在第五部分对本文进行了简要地总结。二、系统模型在这一部分,我们介绍了包括前向纠错编码在内的使用智能天线技术的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低通等效模型。在图1和图2我们给出了上行链路中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基本结构。图1移动台发射机的结构框图在系统中的同一个小区中,在带宽为B的同一个频带上可以有K个用户同时进行通信,用户间通第3页共8页第2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8页过不同的用户扩频码序列进行区分。我们假设每个移动台只有一个发射天线。在基站部分的上行接收机有M个天线可以接收移动台发射的信号。在我们的验证系统中使用的是RayTracing信道模型。这种信道模型是基于几何理论以及反射、折射和散射传播模型的。通过利用指定场所的位置信息,例如建筑图纸数据库,这种技术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