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页课题2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教学内容与说明1.教学内容洋流对气候、厄尔尼诺现象、海洋生物、交通、海洋污染的影响。2.地位与作用本课题是高中地理“水圈”中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洋流”知识的重要内容。二、教学目标1.能够在世界地图上标出全球洋流的大致分布情况、洋流的流向。2.能分析不同区域出现的地理景观与洋流的关系。3.通过“郑和下西洋”利用洋流流向航行的史实,增强民族自豪感。4.在讨论分析活动中,形成团队协作精神。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洋流对自然环境(气候、海洋生物、海洋污染)和人类生活(交通、渔场)的影响。2.难点:厄尔尼诺现象对太平洋两岸地理环境影响的探究。四、教学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教师运用“几位秘鲁青年人决定一起参加‘从秘鲁经太平洋去冰岛,体验异域风情’”的环球之旅活动事例为情境,设计问题:“他们从秘鲁出发,乘船经太平洋至冰岛环球旅行,选择怎样的线路最合理?为什么?”2.教师展示此行的路径以及停靠站点【设计思想】导入课题,温习全球洋流分布图。明确地球之旅选择的海上路线,此行与洋流关系紧密。(二)新课教学情景一:停靠的第一站———赤道横穿的科隆群岛(教师出示科隆群岛位置示意图)。船员们到岛上休息,增补生活必需品,发现岛上有企鹅的踪迹。教师提问:为什么生存在南极的企鹅会出现在赤道横穿的岛上?【设计思想】引导学生将自然环境的形成与秘鲁寒流联系起来;掌握寒流对气候的影响:降温减湿。第2页共5页第1页共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页情景二:当船顺着南赤道暖流来到马六甲海峡,停靠在印尼港口,船员们在码头上听到人们纷纷议论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大面积热带雨林发生历史上罕见的森林大火的新闻。当地各大媒体都在报道此事,并且分析了“印尼该年的旱情比正常年份严重得多,太平洋东部气候也较往年异常,秘鲁国渔业出现严重损失等”。教师继续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天气多雨,水汽旺盛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大地出现了龟裂了?为什么媒体报道了位于太平洋东岸国家秘鲁渔业减产的事情?秘鲁渔业减产和这里的森林大火有什么联系?【设计思想】利用天气的异常现象引出厄尔尼诺成因及影响,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在阅读中了解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人类经济生活的影响。教师在此插播录像“科教之窗——厄尔尼诺成因及影响”。【设计思想】让学生在直观的观察中体味、理解。情景三:船只继续前进,12月份到达北印度洋,细心的船员发现船速快了,并得到船长的确认。船长在餐桌上给大家讲了航海中利用洋流流向的故事——“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教师提问:为什么12月份船速会加快?中国的郑和是如何利用洋流流向往返于东亚和南亚的?【设计思想】引用“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让学生感受知识运用的魅力,体验知识的力量,并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情景四:船只经过波斯湾,船员们感受到了繁荣的石油工业,看到一只只大型海轮从波斯湾进进出出;经过红海地中海,船只终于来到大西洋东岸,并途径葡萄牙、西班牙、法国,穿过英吉利海峡,停靠在英国伦敦港。船员们发现这里鱼船如梭,人们繁忙如他们去年收获的季节。第3页共5页第2页共5页北部:冰天雪地南部:绿草茵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5页教师提问:为什么这里渔业发达?世界上还有哪些著名的大渔场?这些渔场的成因有什么不同?【设计思想】引导学生分析四大渔场的成因,了解寒、暖流给人类带来的财富——海洋渔业。情景五:船长上岸买了最新报纸,看到头版“破船泄漏,生灵涂炭”的新闻,得知有关“威望”号油轮泄漏燃油事件。报上刊登的图片触目惊心。教师提问:这次原油污染怎么会这么短时间就从西班牙扩散到了法国?洋流对海洋污染还会有什么影响?【设计思想】引导学生了解北大西洋暖流的流向。并辨证的分析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洋流加快了原油污染扩散的速度,扩大了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