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化公司经营发展工作汇报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成功实现以柔性生产为主的生产方式创新;大力开展挖潜降本,走出“小投入、大产出”的内涵式发展创新;大力开展以延伸ods替代品产业链为主线的发展方式创新;大力开展以节能减排为主的技术创新;创新管理理念,推进企业管理水平不断上台阶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实现了在同一套装置生产出不同的产品、实现了同一套装置灵活调节产品比例的工艺柔性、实现了装置非均衡化生产的生产能力柔性、优化r134a装置引进技术,实施装置提能技改、整合hcfc-22装置资源,实现hcfc-22产能翻番、开展甲烷氯化物装置综合攻关,首次突破30吨∕小时投氯量、新品开发以ods替代品和自主研发催化剂为主、新品开发坚持柔性生产理念,改变规模化的发展模式,凭借现有的生产装置和中试、小试装备,开展研发工作,降低投资风险、新品开发坚持以高技术高附加值为方向、科学营运cdm项目,通过国际组织核查、自主设计、新增4t-803二氯甲烷塔,节能降耗成效显著、自主设计、成功投运甲醇回收系统,提高甲醇利用率、实施ahf装置的节能技改、深入推行“注重细节、注重沟通,注重协作,善于学习、善于反省、善于创新,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思考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管理理念等,具体材料请详见:****化学有限公司是**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以下简称“氟化公司”),是巨化集团创新、创效的龙头企业。全球金融危机给实体经济带来了严重冲击,也给氟化公司的生存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在这种环境下,公司按照集团公司“氟拉动,氯平衡,电降本,稳锦纶”和“实业保平,管理降本、经贸创效、政策增效、科技创新”的工作方针,坚持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构建创新型企业,使公司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的培育,以及生产技术水平等方面均处于同行领先地位。主要事迹如下:一、成功实现以柔性生产为主的生产方式创新氟化工产业中的初级产品已从十多年的成长成熟期步入衰退期,整个行业竞争白热化,产品严重供过于求,氟化公司原第1页共6页有的规模、技术、成本优势不断弱化,如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保持持续创新能力,氟化公司大胆尝试在化工企业推行柔性化生产,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生产装置生产产品柔性、工艺柔性、能力柔性和运行柔性。实践证明在化工企业推行柔性化生产是完全可行的,大大提高了企业应变市场的能力,仅**年,通过柔性化生产就抓住了二千多万元的机遇效益,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实现了快者生存、优者生存。具体成效:一是实现了在同一套装置生产出不同的产品。cfc装置成功转产hcfc-22,累计生产hcfc-22:5141吨,增加效益280万元。r134a装置联产出r143a新产品;二是实现了同一套装置灵活调节产品比例的工艺柔性。**年,根据市场变化,建立甲烷氯化物装置的赢利模型,通过技改,实现调节适销产品的比例,8月份抓住一氯甲烷货紧价扬的机遇,实现日产量近100吨,2个月共销售4156吨,产生效益482万元。5月份,抓住二氯甲烷市场机遇,提高该产品比例至47%,增加产量2264吨,增加效益474万元。三是实现了装置非均衡化生产的生产能力柔性,hcfc-22产品日产可达270吨,同比增加120吨。同时在产品淡季时,利用装置管线互联优势,停运部分冰机、水碱洗、精馏系统设备,降低装置运行成本。四是实现了同一装置能够生产不同等级产品的运行柔性。通过对ahf装置的不断改造和工艺调优,使装置在吃“粗粮”的情况下,生产出高品质ahf,而且做到高产低耗。二、大力开展挖潜降本,走出“小投入、大产出”的内涵式发展创新成本是决定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优势,才能在有限的市场需求中,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产能提升是降本最有效的途径,公司提出对现有产业实行低成本扩张战略,充分发挥公司人才、技术的优势,立足现有装置,以较小的投入,解决制约装置高负荷生产的“瓶颈”问题,优化整合资源,实现产能显著的提升。一是优化r134a装置引进技术,实施装置提能技改。r134a装置作为引进技术,我们不仅在较短的时间内消化吸收,实现装置化工投料试车一次成功,得到日本专家的高度评价。2007年通过增加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