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制改革调研报告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逐渐形成了差异性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目前,适用于内外资的两套税法分别执行10年和13年。此间,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国内看,随着入世和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确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成为我国的新发展战略思路,经济增长主要方式由粗放型变为以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为主体的集约型。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各国为吸引跨国投资展开了激烈的税收竞争,呈现以减税为主要特点的世界性税制改革浪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和两种企业所得税制的实践证明,现行差异性企业所得税制,既难以满足科学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各国税制改革挑战的需要,也难以满足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违背了加入wto的基本原则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基于此,统筹考虑国内外新形势的变化与发展,借鉴国际税改经验,以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全球化为两大时代依据研究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的现实意义日渐凸显出来。一、方向性依据:现行企业所得税制的诸多缺陷充分表明,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企业所得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新的发展战略思路,它是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其基本内容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它的立足点仍然是发展,但这种发展又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新形势下财税政策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调节收入分配三大重要功能,明确提出以“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作为新一轮税改的基本原则,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经济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运用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新一轮税制改革和我国现行税制存在的问题与缺陷,需要进一步加快税制改革的步伐。一个简化而公平的税制、一个以低税轻负为特征同时又强调严格征管的税制,无疑能在市场经济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深化的新阶段中促进第1页共13页我国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得税是实现经济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其调节作用直观而有效。毫无疑问,科学发展观必然成为我国企业所得税制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具体来说,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所得税制改革,必须体现以下四个要点:要点之一。必须体现以人为本这一本质要求。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保障人民群众的各方面权益,调动积极性,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企业所得税制改革来说,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体现就要突出以纳税人为本,改革首先要关注纳税人的权益,企业所得税调整的对象是国家和纳税人两者利益,一个好的企业所得税制必然有利于调动纳税人的积极性和吸引投资者。而在实践中则有以下三点与其相悖。一是在立法层面上。现行法律法规关注纳税人与征税机关双方权益较多,但从纳税人与国家关系的角度关注纳税人权益欠缺。内资企业所得条例立法级次还较低,所得税政策过于凌乱,大量规章、规范性文件充斥实际工作,税法解释在权限、程序等方面也都比较混乱,且立法解释较少、行政解释较多,在实际工作中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存在各取所需、执法不一的现象。二是在吸引外资层面上。多年来,我国吸收外资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中一直高居榜首,这与我国在外资所得税税制方面采取降低税率、减免税、再投资退税等优惠政策具有重要关系,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投资主体为标准的优惠政策其潜在的问题和矛盾也日益突出,新的所得税制必须创造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实现以环境优势有效引进外资。三是在税征管层面上。申报项目过于复杂、征管上审批项目过多,没有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必须要减化办税流程,减少审批项目,体现征管的人性化。要点之二。必须体现全面发展的要求。全面发展是针对片面发而言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对于税收来说,要依据经济发展的实际与趋势,寻求税收增长与gdp增长良性循环的最佳结合点。企业所得税对经济发展的调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改革完善企业所得税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