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试行)为积极有效应对秋冬季可能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提早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根据“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通过不同风险等级提出相应的防控策略和应对措施,特制定本应急预案。一、编制目的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提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断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各项配套工作方案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的要求,按照《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秋冬季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工作指引的通知》(省疫情防控办〔2020〕117号)要求,结合XX实际,针对疫情传播的不同风险等级,确定分区分级标准,提出相应的防控策略和应急处置措施,进一步明确工作要点,实施精准防控,最大程度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保障全市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二、工作原则(一)生命至上,预防为主。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加强监测、评估、预警,积极开展卫生应急准备,落实防范措施,做到有备无患。(二)统一领导,联防联控。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各县(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与市卫健、海关、市场监管、经信、财政、宣传、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加强信息沟通,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工作。(三)依法规范,措施果断。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以及相关的技术要求,规范开展新冠肺炎应急处置工作,充分发挥专家指导作用,运用有效手段,果断处置新冠肺炎疫情。(四)分区分级,精准施策。针对不同风险等级、不同环节、不同场所、不同地区特点,采取高中低风险差异化防控,及时启动和动态调整响应级别,做到精准施策,科学防控。(五)平战结合,统筹兼顾。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社会经济平稳发展,科学应对,确保疫情及时控制,社会经济平稳发展。(六)加强宣教,社会参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自我防护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及时、主动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稳定。积极组织、动员公众参与新冠肺炎应急准备和应急处置等活动。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指导本市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四、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按照属地原则,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进一步完善XX市、各县(市、区)、XX湾新区(高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指挥体系,负责组织实施辖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适时调整成员单位和工作组。市、县(市、区)要进一步完善多部门多领域疫情防控专家团队,充分利用精密智控疫情防控指挥平台,构建决策服务平台,为指挥机构决策提供参谋意见。各县(市、区)、XX湾新区(高新区)、各部门要按照“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应急指挥机制,强化监测预警、风险防范、防控救治、信息发布、心理干预等方面的工作职责;针对疫情的不同风险等级和响应级别,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工作措施。五、分区分级风险等级判定与发布(一)风险区域等级划分标准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明电〔2020〕14号)、《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秋冬季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工作指引的通知》(省疫情防控办〔2020〕117号)和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相关防控工作方案要求,以县(市、区)为单位,划分为低、中、高三类风险等级。风险区域等级划分标准(2020版)风险等级情景低风险14天内,出现未闭环管理的市外输入的散发病例(包括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下同)1-4例。中风险14天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1.有2-3个乡镇(街道)发生未闭环管理的市外输入的散发病例、传染来源不明的病例、本地病例;2.发生未闭环管理的市外输入的散发病例5-20例;3.传染来源不明的病例或本地病例1-9例。高风险14天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1.有4个及以上乡镇(街道)发生未闭环管理的市外输入的散发病例、传染来源不明的病例、本地病例;2.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