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喷水肥一体化发展情况汇报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相结合的一项综合技术,具有省肥、省水、省工、环保、高产、高效的突出优点。近年来,劳力价格提高、水资源短缺、肥料利用率低及环境污染问题都迫使人们越来越重视水肥一体化技术。我县农业局从2005年开始,借鉴山东、新疆等地的经验,率先在日光温室蔬菜应用该项技术,八年来逐渐推广应用到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应用面积达到了1.65万亩,其中蔬菜10000亩,小麦、玉米6500亩。该技术确实对我县节水节肥节支、增产提质增收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对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给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带来了活力。虽然,我们在各种作物实施水肥一体化中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在应用和推广过程中,也遇到了设施管理、技术配套等诸多难题;还没有成套的水肥管理和配套技术,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一、整体工作开展情况(一)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情况1、温室大棚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近几年,我县农业局依托省设施农业项目、蔬菜标准园项目,在试验示范成功的基础上,大力推广膜下滴微灌节水技术,在XX县区恒丰蔬菜专业合作社、XX县区益农绿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XX县区宜采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广泛用于温室大棚的黄瓜、茄子、番茄、瓜甜等作物,在生产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截止2012年底累计推广面积达1万亩,增加直接经济效益0.6亿元。2、露地蔬菜喷灌式水肥一体化技术。XX县区金发绿色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位于XX县区大屯乡马坊村北,是县重点扶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基地面积2800余亩,基地全部采用喷灌式水肥一体化技术,主要种植品种有菜心、芥兰、鹤斗白、甜菠菜、小香葱等20余个品种,年产鲜菜1000余万斤,全部出口港澳及东南亚地区。3、小麦玉米微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我县自从2010年开始,连续在XX县区东马河桥村实施微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示范,2012年又在郭村、后宋等村实施,目前实施面积第1页共7页共计6500亩,取得了显著成效。(二)、制定了初步的灌水施肥方案1、小麦方案:我县自2010年开始示范水肥一体化,小麦2010年、2011、2012年从年后开始使用微灌设施,播种时底肥按照常规施肥,一般使用配方肥50公斤。春季使用的追肥为28:6:10水溶性三元复合肥。春季共浇三次水、追肥两次。第一次浇水在4月1日4月5日,浇水量为25方,追30:12:10的水溶性复合肥20公斤;第二次浇水在4月2025日,浇水量为15方,追施28:6:10的水溶性复合肥5公斤;第三次浇水在在5月5日10日,浇水量为25方,追施28:6:10的水溶性复合肥5公斤,。今年小麦播种时底肥使用方式为撒施,用量为18-16-6的配方肥50公斤。从播种开始,全生育期灌溉使用微灌设施。今年小麦播种时墒情普遍较差,小麦10月10日左右播种后浇蒙头水20方,10月25日30日浇补墒水15方,11月下旬浇冻水30方。计划明年春季浇水情况和以前相同,考虑到市场供应、价格等因素,追肥改为尿素,4月1日5日浇水时追施尿素12.5公斤,第二次浇水在4月2025日追施尿素3公斤,5月5日10日追施尿素2公斤。小麦水肥一体化灌水施肥制度灌水时期灌水时间(月.日)灌水量(方/亩)肥料种类施肥量(kg/亩)拔节期4.01-4.0525n:p2o5:k2o=28:6:1020孕穗期4.20-4.2520-25n:p2o5:k2o=28:6:105灌浆期5.10-5.1525n:p2o5:k2o=28:6:105总计-------65-75----302、玉米方案:由于玉米生长期雨热同期,节水效果不明显,年份间差异较大。但微灌水肥一体化改变了一炮轰的不合理施肥现象,能随时追肥,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增产效果非常明显,一般亩增产100公斤以上。一般年份共浇4水,追3次肥。底肥随播种施如28-6-6的复合肥10公斤,追肥为30-12-10的水溶性三元复合肥。第一次浇水在播种后,浇水25方,不追肥;第二次苗期在7月10日左右,浇水量15方,追施30-12-10的水溶性三元复合肥15公斤;第三浇水次大喇叭口期在7月25日左右,浇水量30方,追施30-12-10的水溶性三元复合肥30公斤;第四次在灌浆期9月10日左右,浇水量5-10方,追施尿素3-5公斤。由于年份间降水量差异较大,所以玉米浇水量可根据天气降水情况具体而定。第2页共7页玉米水肥一体化灌水施肥制度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