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报告自然辩证法报告留沪。不留沪。留沪的理由。就业机会多;发展前景好;。。。。不留沪的理由:生活压力大;交通不便利;生活质量不高;生活成本高;每年都有一群人满怀着理想选择背井离乡来到上海,开始漫漫求学路。若干年以后,当他们完成学业又站上了人生的另一个十字路口,留沪或者不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这座城市行色匆匆的人群中永远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并非出生成长在这里,他们讲着不太标准的上海话甚至只会听不会讲,因为大学毕业时的选择而留在了上海。很多年后,有些人可能已经身居要职、飞黄腾达,有些人成了普通的白领,生活安定。而相信他们所有人都经历过那段为生计奔忙的日子,都品尝过他们自己特有的酸甜苦辣。让我们聚焦外地大学毕业生这个群体,走进他们的生活,感受“留沪”背后的种种理想、艰辛、困惑和成就。毕业篇:我想留在上海案例一:本科毕业生晓艺,女,东华大学,大四,安徽人晓艺如今的生活就是每天泡在图书馆、自习室,因为她正在积极备战考研。她觉得考研是条有风险的路,万一失败就耽误了找工作的最佳时期。一月份考完后,晓艺打算立刻投身于找工作,两手准备两手抓。因为同龄的男朋友已经在上海找到了工作,所以她打消了回家过安稳日子的念头,“夫唱妇随”,将来共同在上海打拼。如果有幸读上研究生,她预备继续读到博士,毕业之后争取当大学老师。“现在的大学老师一定要名校博士的文聘,但是工作稳定,还很安逸,是女孩子的首选出路。”晓艺憧憬着自己美好的未来。户口是令晓艺头痛的一个问题。“像我这种平庸的学生,是不可能按照打分制度办上户口的。现在的政策是在沪工作七年就可以办户口,但是谁知道三年之后政策是不是就换掉了。其实,我们有没有户口无所谓,主要是为将来小孩考虑嘛。”都已经考虑到了孩子,晓艺话语间流露出的要在上海扎根的坚定一点也不像一个才二十出头的女孩子。期待并迷茫着第1页共8页从晓艺那里我们看到了面临毕业的本科生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以及勇于尝试不同道路的勇气,直研、考研、找工作等齐头并进就为了留在上海,虽然意识到会有困难和挫折,他们还是那么乐观有活力。在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同时,本科毕业生又很迷茫,初出校园踏入社会,自己一无所有,甚至没有户口。在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城市,一切都很新鲜,却也不知会走向何方。户口是本科生留沪最关心问题晓艺头痛的户口问题是很多大学毕业生留沪都面临的重大问题。据悉在留沪发展的同学中,有八成希望拿到上海户口,即使他们不会讲上海话,不理解上海的文化,但是就像《奋斗》中的露露一样,他们需要一张“通行证”,一个对自我身份的肯定。然而事实是仍然有很多大学生不知道通过什么方式能尽快拿到上海户口,也不清楚户口和暂住证的区别在哪里。案例二:有工作经验的研究生小彭,男,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三年级,江苏人小彭在研究生同学里面已属大龄,因为他曾在本地一所中学教学6年。厌倦了小城市的生活才考研来到上海,他觉得这是他人生得以改变的一个机会。在上海待了这两年多,他非常喜欢这座城市,马上毕业了,他很想留下来,不想再回到那个封闭落后的小城市。但他也表示,要想在上海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也很难,因为年龄和学历都是个坎,用人单位大多有年龄户口等限制。无论是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都有年龄限制,一些企业为了降低用人成本,也更愿意招聘本科生。小彭说,在报考公务员的时候很多部门因为年龄超过三十岁了,不能报考,这让小彭很是恼火,“学历有了,年龄又超标了。”所以最后小彭把目标锁定在中学教师这个岗位,毕竟自己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但是让小彭感到失望的是上海的中学一般对户口都有限制,不要外地生源。因为户籍限制,小彭也在一些培训机构投了简历,但是工资又成了问题。小彭说:“有家培训机构倒是想把我留下,月薪才三千块,跟我在小城的中学工资相当,上海什么都贵,而让我读了三年硕士后,还拿这个工资,我怎么会跟他签。”但即使面临这么多的困难和门槛,小彭仍然没第2页共8页有放弃留在上海的打算,他说即使能找一份工作,暂时解决不了户口问题,他说现在也可以接受。但是同时也表示担忧,毕竟因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