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浙美版美术六上第17课《中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word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育同学搜集与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激发同学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认识我国的世界遗产,并用自己的语言谈谈感受。2.通过思考、比较、学习与讨论,使同学感知中国世界遗产的独特艺术美感。进展同学的探究思维,提高同学的审美趣味。3.通过学习培育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世界遗产的保护者、宣传者。二、重点、难点重点:能欣赏、了解、感悟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独特价值。难点:用自己的语言谈谈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感受。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同学)收集中国的世界遗产图片和文字资料。(老师)课件等。教学过程1.欣赏导入,激发兴趣。(1)欣赏几幅图片:皖南古村落西递、甘肃敦煌莫高窟、四川乐山大佛。老师提问:你认识这些地方吗?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提示:这里欣赏比较的世界遗产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目的是让同学通过比较,了解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2)讨论沟通:①认真观察这几幅图片在内涵上有什么不同?②风格上有什么不同?③你更喜爱哪一张?以小组为单位沟通、讨论各自的发觉。(3)同学汇报。揭题:今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2.讨论沟通,师生互动。(1)讨论一:“什么是世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的标准是什么?世界遗产分哪几类?”(2)讨论二:“看看自己带来的材料哪些是属于自然遗产?哪些是属于文化遗产?哪些是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3)沟通:老师和同学代表一起来汇报、欣赏中国的世界遗产。(提示:在同学和老师的互动活动中,建议老师结合同学的资料进行适当的补充。鼓舞同学大胆发表自己的欣赏体会,在活动中进展同学的审美意识。)3.小组合作,表达感受。(1)老师出示课件《神州风采》,同学欣赏。(2)小组内沟通自己的欣赏感受。(四人小组合作进行,并将感受写下来。)(提示:在活动中提醒同学注意运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尽量尊重小组同伴的意见,增强小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4.展示作品,师生评价。(1)每一组把写好的感受进行汇报沟通。(2)全班评选出印象最深刻的作业,老师小结。5.小结谈话,课后拓展。(1)老师小结:今日同学们简单地了解了中国的世界遗产,并且写了自己的欣赏感受。今后我们要更加关怀身边的事物,也许更多更美的世界遗产就在你的身边。(2)同学课外的活动拓展:寻找家乡可以申报世界遗产的资源。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同学)收集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现状资料以及家乡可以申报世界遗产的资源。(老师)课件。教学过程1.欣赏比较,启发谈话。(1)出示黄山申报时的图片以及现在黄山游客人满为患的图片。谈话:这两幅图片看了有什么感受?(2)讨论:为什么会这样呢?你觉得人们在饱览世界遗产风光的同时应该怎样保护它们?2.结合教材,激发创意。(1)看书讨论世界遗产开发与保护的问题。①你最喜爱哪一处世界遗产?准备给它取个什么保护口号?②你认为小组内哪位同学的口号提得特别好?为什么?(2)结合课件中的作品,深化探讨保护与开发的问题和方法。3.构思主题,深化探讨。(1)沟通课前收集的家乡可以申报世界遗产的资料,集体讨论是否具有申报的价值。(2)针对讨论结果议一议怎样来申报世界遗产?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争取?(3)将申报项目的设计稿写下来。4.讲述作品,集体评价。(1)同学互评作业,老师对有趣味、有独创性的作业予以表扬与肯定。(2)启发评价方法:可从形式上、内容上等方面进行评价。(3)活动过程:①讲述自己的作品。②四人小组讨论。③班级沟通。6.联系生活,欣赏拓展。(1)总结本课内容。(2)欣赏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附送:2024秋浙美版美术六上第2课《戏曲人物》word教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传统戏曲艺术掌握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方法。2.欣赏、总结戏曲人物的服饰、动作、道具等相关造型及色彩的特点,向水墨戏曲人物表现名家学习他们的表现方法,尝试用简练的墨色效果进行表现。3.体会戏曲艺术的魅力和用水墨面来表现戏曲艺术的欢乐,增进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二、教材分析1.教材编写思路。本课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