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层住宅深基坑支护工程安全施工技术一、工程概况该工程位于哈尔滨市开发区汉水路。2000年9月基坑开挖,同年底完成桩基础施工。因各种原因,时隔近一年才进行后续施工。2001年9月复工前,局部未进行桩、墙护壁的基坑出现坍塌,在基坑顶部地面出现直线型裂缝,裂缝总长约60余米,距基坑边缘1.5~3.0m。基坑需支护的部位为弧型、直线型两段,总长68m,其中弧型长度42m,直线型段26m,基坑底标高为—13.4m基坑开挖的放坡宽度为1.8m,现经开挖后坍塌,目前在—8m处以上较为严重。该支护工程要求主要有三项:1.支护工程施工要与基坑内承台施工同时进行,但前提是不能影响承台施工;2..支护工程的施工必须确保施工及承台地下两层的施工安全,并保证土方不再出现新的坍塌(包括小面积的坍塌);3.施工速度要快,且经济节约。全部工程护壁支护维护期(包括施工期使用期安全监测期)计划为90天。二、工程地质该段需支护工程土体地质条件较好,自地表至基坑底—14.2m,除局部有部分黑色杂填土、腐殖土外,全部为粉质粘土,土层分布均匀、简单、单一,无地下水或上层滞水,对支护较为有利,该土层的R值为180kPa。三、基坑壁的支护设计方案该段需支护的两段(孤型段及直线段)有两种不尽相同的情况,孤型段全段多处出现坍塌。且在上部—5m外形成一定的放坡,地面局部性裂缝(直线型),距现坍塌后的基坑边缘为1.5m,直线段目前无坍塌,基坑壁直立,但全段即26m长度内均出现直线型裂缝,直达边侧新建楼,裂缝距基坑边缘1.8m,此段土层如塌落,会形成200m3的较大塌方,为较危险的地段。基于上述情况,经多种施工方案比较,决定采用钢管支撑桩及钢板网的支护方案。2.具体支护方案设计(1)钢管桩锚固桩的设计①在基坑内弧型段每隔1.5m,施工φ110钢管桩1根,共计29根,直线型段每间隔1.2m,施工一根φ110钢管桩共24根,两段实际施工钢管桩53根,钢管的设计,采用φ110壁厚4mm钢管,插入基坑底—4m(即埋入坑底4m)钢管每根长度6m。②连接方式为焊接,桩长为18m,桩顶固定。施工53根在基坑上地面钢管锚固桩,桩长4m,锚固桩采用φ75壁厚3.5mm钢管,砼灌注周边,锚固桩与钢管桩的连接采用φ5mm钢丝绳,用紧线器绞接。(2)钢板网墙结构的设计①在钢管桩自下而上,在钢管桩里侧,每隔3m施工一道#12槽钢,并与钢管桩相连接,连接方式为焊接。②在钢板桩的底部(基坑底面)及顶部各施工一道#20的槽钢并与钢板桩相连接,连接方式为焊接。(3)钢板网墙的设计①钢板网墙采用3m钢板冲压成型,网目为6~8目,钢板网网宽2m,长度为14.2m,自上而下全部铺设。②钢网之间用10#铁线连接,与结构间的槽钢接点,采用点焊方式连接。③为防止钢板网墙后土体受雨水的冲刷及浸泡,全部钢板墙上复一层防雨苫布。四、工程施工及技术措施1.施工流程2.工程施工采用CH-30-2型工程地质钻机自基坑底部(或基坑上口)冲击钢管桩位置成孔φ147mm,至基坑底-4m贯入φ110厚3.5mm钢管至底部,四周浇灌C15细石砼,基坑底部安装#20槽钢与钢管焊接并采用加强筋焊固,以上按每3m安装一道#12槽钢,基坑上口采用#20槽钢。焊接要求:槽钢与钢管必须形成三道双面焊缝,无断焊、虚焊,确保整体刚度。钢板网自上而下铺设,钢板网与槽钢采用总焊连接,钢板网与钢板网之间采用10#铁丝孔(或用25cm扁铁点焊)连接。在坑上口地面按设计要求(孤面8cm,直面6cm)采用同类钻机打锚固桩孔φ147,深4m,下入钢管φ75,灌注C15砼捣实基坑上口#20槽钢与锚固桩间,采用φ5mm钢丝绳连接,中间设紧线器拉紧。为了争取时间并不与基坑底部施工争工作面,钢管桩钢结构网片护壁工程,采用分段施工,先施工弧型段,后施工直线段,每10延长米为一施工单元。基坑壁上采用部分钢管脚架和吊篮配合使用,这样即减少基坑占用面积,施工人员戴安全带作业,又对安全有利。该护壁工程要求钢结构网片与土体形成面接触,以防止受力不均和局部坍塌,故对于不能于网片形成面接触部位,采用编织袋装砂填实。①钢管桩施工必须紧贴基坑底与基坑壁的L型角部,使其发挥最大支撑力,故采用三脚架为钻塔的钻机需采用相应的技术施工手段完成,以确保工程要求。②槽钢的焊接,钢板网的铺设均需高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