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民三年增收工作汇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为确保完成我乡2年内完成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187元以上的目标,我乡始终把农民增收工作做为全乡工作的重点来抓,咬定目标,强化措施,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全力促进农民持续稳定较快增收。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一、主要做法(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驻点和联手帮扶制度。促进农民三年增收工作是一项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系统工程,为此,乡委、乡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首先成立了由乡委书记长任组长、乡长任常务副组长、乡委、乡政府有关领导组成的促进农民三年增收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乡村干部学习培训、领导干部驻点包村、工作队入户帮扶等制度,责任到人,切实提高领导干部服务本领,改进工作作风,初步形成了“强组织,重责任、讲实效”的良好氛围,从而促进农村经济进展,增加农民收入。(二)选准突破口,努力拓宽农民增收途径。乡委、乡政府立足本乡实际,突出重点,集中精力向传统产业提效升级、特色产业做大规模等方向寻求突破口,大力进展种桑养蚕、养蜂、种植糖蔗、粉蕉等特色农业,引导农民走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之路。(三)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增收。我乡以注重宣传发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保障农田水利设施为抓手,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共硬化水渠3条,维修水利7宗,建设饮水工程4宗,利用旧房改造和新建蚕房123间。依靠得力的基础实施保障,不仅打赢20**年初的抗旱持久战和10月份的洪灾,确保农民增收步伐没有收到影响,还进一步提升政府在农民中的公信度。(四)继续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截至目前,我乡共举办以橡胶管理、水稻种植、畜牧养殖、织绣技术为主的有用技术和政策法规等培训班累计30期,参加人数1643人次。通过培训,选就了一批致富能手和种养专业户。(五)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我乡以招商引资为抓手,着力解决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税收和推动小城镇建设。一是引进公司和培育本地老板相结合,大力进展种植冬种瓜菜673.9亩。二是引进一家制药公司有意到我乡投资办厂,拟把原光华厂闲置的工业厂房改造成厂房,利用本地区长年盛产的裸花紫珠药材提取生产紫珠干粉。目前已发动农民试种裸花紫珠40亩;三是引进企业介入的便文村整村推动和“乡村驿站”建设、番道村生态友好型进展示范基地建设等大项目建设。二、取得成效一年来,我乡抓住进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实行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培训指导等措施,大力进展经济,促进农民增收。20**年的增收目标计划为人均纯收入2537元,最终完成人均纯收入为2853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2.46%,同比增长了22.39%。(一)特色产业成为新支柱。全年我乡进展种桑总面积达到834.3亩,现存桑园面积613.3亩,全年有118农户饲养蚕22批,2共386.1张,产值25.11万元,蚕农损失补贴57480元。其次,我乡进展冬种瓜菜673.9亩产值134.9万元,糖蔗1321亩153.504万元;养锋107户1458群,产值17.115万元、饲养山鸡9800只,产值34.3万元。此外还有织锦、分蕉等产业日趋成熟,特色产业逐渐在农民收入中占据重要地位。(二)传统产业蓬勃进展。全年我乡粮食总产量达1384.5吨,同比增长5.7%,橡胶产量325.093吨,同比增长4.1%;槟榔产量264吨;益智产量25.5吨,木薯产量41.9吨,出栏肉类207.61吨,同比增长18.57%,三鸟50261只,同比增长39.6%。传统产业实现增效创收。(三)打工经济成为新亮点。我乡以招商引资和有用技能培训为抓手,全年鼓舞劳务输出664人次,产值27.142万元。打工经济在农民增收中占的比重大幅提升。三、存在问题一是农业科技服务110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农民掌握使用技术水平不高,特色产业难以实施规模化合法律规范化进展。二是我乡农民“行路难、饮水难、灌溉难”的问题还很突出,制约农村经济进展。希望今后能争取到上级部门的关怀、帮助,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种桑养蚕工作方面,群众的思想波动大,信心不足,影响产业的进展,要加强这方面的政策宣传和培训力度。四是农民综合素养成为制约经济进展的瓶颈,由于我乡经济底子薄、总量小,农民培训经费得不到有力保障,制约我乡特色产业,尤其是民族特色产业的进展,影响农民增收。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