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跨世纪的展望与思考VIP免费

2024年跨世纪的展望与思考_第1页
1/3
2024年跨世纪的展望与思考_第2页
2/3
2024年跨世纪的展望与思考_第3页
3/3
跨世纪的展望与思考跨世纪的展望与思考路甬祥再过两年,人类就要步入21世纪,中国也将实现邓小平同志为我们设计的四化建设第二阶段目标——小康水平,并开始向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标前进。全国人民正为落实中央提出的“两个转变”和“两个战略”,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努力奋斗。21世纪世界科技和经济实惠发展态势如何。为此,我们科技和教育发展应该作哪些前瞻性考虑呢。本文是就此作一些思考和展望。21世纪将会是生命科技的世纪。分子和细胞发育生物学的进展,神经生物学和脑科学的突破,人类基因计划、水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将引起农业新的革命,去多疾病如癌症、艾滋病、糖尿病等将从根本上得以控制和治疗,人的耍了过程可能延缓。对人质奥秘的新的认识,将不但可能带来教育科学的革命,而且将引起信息技术新的变革。21世纪将可能是新材料和新制造的时代。具有超常性能能的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将层出不穷,对环境友善的材料及制备工艺将被优先利用。纳米科技将带来材料和为细加工新的革命。制造技术将从传统的厂房顶下走向整个社会。以信息、工艺与管理的计算机集成为特征的虚拟工厂将遍及世界,从而使制造业的产品品质、交货期、成本和销后服务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由于人们消费多样、个性化的特点,功能性商品将被功能艺术性商品代替,大批同一造型和规格的产品将被中小批量,甚至于单件性产品所代替。制造业将进柔性、智能、敏捷、精益制造时代。21世纪也应该是人、环境、社会协调的世纪。人们将愈加重视我们生存的环境,注意保护自然动植物的多样性和生态恢复,重视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再生。化石能源为主的时代,将被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所代替。人们均衡物质财富的分配,追求艺术文化等惊声上更高层次的享受,将理性地节制生育与自身的消费,创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第1页共3页追求可持续发展之路。21实际也将是人类继续向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拓展的世纪,获取新的知识、群求和利用新的资源和新的生存空间。21世纪也将是全球合作和竞争的世纪,通讯和交通的进步将全球连接成一个整体,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和合作变得更加广泛,竞争和冲突也不可避免,其中文化是先导,课教是关键,经济是基础,科技和人的智力资源将成为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取之不竭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最宝贵的资源和动力。良好的文化氛围不仅成为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必须条件,是社会文明安定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动力和保证因素,是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标志。因此,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吸收各国先进文化,依靠科教进步,集中力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21世纪竞争和合作中取得主动地位的根本所在。21世纪的中国将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更加完备、经济实力居世界前列、科学技术大体接近和达到但是国际水平的国家,那将是中华民族的创新蓬勃涌现,中华文化再现异彩的时代。但中国将会有13亿~16亿人口,中国人均自然资源仍居世界后位,生态环境和国土资源的规则利用跟需要科学安排。因此,中国只能走一条资源节约、精益生产、健康文明消费、分配公平、民主法制、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就是小平同志倡导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外国发展模式,根不能模仿美国的生活方式,不能建设西方民主和国家治理模式。因此,我以为21世纪的中国研究教育型大学,应该是培养和训练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的主要基地,是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前沿研究的重要基地,是研究继承中华灿烂文化传统,笑话吸收各国优秀文化,创造和传播21世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基地,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持续进步不可替代的依靠和支撑基地。社会将更加重视大学的功能,大学将肩负起重要的社会责任。21世纪的大学,尤其是研究教育型大学将变得更加综合。人类只是体系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科领域的划分有利于只是的深化和发展,而现代科学越来越显示出其交叉的特点,第2页共3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也越来与要求综合素养。因而大学发展的趋势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跨世纪的展望与思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