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6页提經行政院第二八0五次院會通過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草案)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月一日第2页共26页第1页共2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6页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草案立法總說明近年來企業全球化發展極為快速,國際間貿易活動因市場開放,使企業得以突破國界限制,發展全球運籌管理經營模式,原料、人工、技術、儲運及配銷,分別在不同國家進行且緊密串聯,每一階段都可以追求低廉而有效率之提供地,然後安排最佳路徑達成整體營運、及時管理效果,此即經濟學上最適資源配置狀態。在國際性企業供應鏈環節中,國家與國家間也如同企業般高度競爭,以自由化營造國際貿易之無障礙空間,才能掌握跨國產銷營運之脈動,一方面國家在國際經濟轉型趨勢中可免於被邊陲化,另方面則幫助國內企業走向全球佈局營運,解決產業外移所造成經濟空洞化問題。跨國營運活動障礙,主要為貿易管制法令之限制、額外增加租稅負擔,以及國與國間貨物流通時效性問題。為同時解決三大問題,國外發展出自由貿易港之觀念,劃設特定區域作為開放度最高之經濟區,甚至將自由貿易港視為境外之地,以特別立法排除國內法令之適用,尤其是關務行政及課稅領域防線之調整,另輔以儲運作業效率及深層次產製加值等功能,使自由貿易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滿足供應鏈之各種需求。目前世界上有六百多個自由貿易港,遠自荷蘭、美國、杜拜,乃至鄰近之新加坡、香港、大陸、日本、韓國及菲律賓,都有自由貿易港或類似之貿易經濟區,且皆成為主導國際間貿易之樞紐及集散、交易中心,說明了實施自由貿易港之具體成效,以及我國推動自由貿易港制度之迫切性。臺灣地理處於歐美與亞太地區連接之橋樑地位,具有海、空轉運便利之優勢,與新加坡、香港及上海等重要鄰近港口相較,臺灣與亞太地區主要港口及西太平洋主要城市間之平均航行時間最短,且有高科技產業技術與及研發能力,通關行政作業亦甚為進步,如再結合國外自由貿易港之功能設計,當可創造物流轉運及高附加價值加工之利基,充分提升臺灣之國際競爭力,實現全球運籌中心之政策目標。除了因應國際經濟環境之改變外,我國所特別之政治因素,因戒急用忍之鬆綁,以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取代,可使推動自由貿易港之困難減輕許多。特別是在兩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彼此經貿往來勢必日趨頻繁,如仍固守隔離之立場,將徒使外商望之卻步,故兩岸間貿易流通之自由,應是設置自由貿易港成效之關鍵因素,自由貿易港如能成為未來兩岸全面貿易之試點,將更具前瞻開展之意義。自由貿易港既為國外所先實施,規劃設計時自應先參酌國外之經驗,擷取可採之優點,始足迎接鄰近自由貿易港之挑戰。經比較前述國家地區實施自由貿易港之情形,固可歸納出許多共同或獨有之特色,惟因各國原來國際貿易之法制頗為不同,尚難直接援引為我國建立相關法制之用。事實上我國自早期陸續發展設立之科學工業園區、加工出口區、保稅工廠、保稅倉庫、物流中心及目前積極籌劃中之貨運園區等專業經濟區域,彼此間雖目的作用有別,惟如將各經濟特區之功能結合,擴大境外航運中心之運作,並重新檢視曾推動第3页共26页第2页共2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6页而未實施之經貿營運特區構想,即相當於自由貿易港之精神,再納入國外自由貿易港之特點,當可建構出我國自由貿易港之理想藍圖。又因架構形成源自各種制度之整合,在現行法律制度下,如分別修法以配合產生自由貿易港之法源,非但時效上顯有困難,且可能造成法律體系之混淆,參照國外亦多以制定專法之方式實施,爰以制定特別法之優先地位,畢竟其功。本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依據九十一年一月十日本院財經小組第三十九次會議結論,積極籌畫規劃完成經貿特區、自由貿易區可行性評估報告,確立自由貿易港區為未來全球運籌發展計畫之主軸。具體之構想,為自由貿易港區內之貨物流通及商務活動,以廠商高度自主管理使政府行政管制低度化,且區內除組裝修配等簡易加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