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金融综合改革进展一、政策出台的背景、动因:XX市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集大城市、大农村于一体,为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和大库区”的格局,城乡差别显著,在某种意义上是我国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一个缩影。2007年6月,在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发展、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背景下,XX市获得“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资格。作为唯一的省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肩负着开拓城乡协调发展新路径的重任。此前,我国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部在东部。国家首次批准在西部地区设立改革试验区,这个标志性的变化,是中央改革发展的重大布局,标志着西部地区已具备改革试验的条件和能力。通过试验区的建设,可以促进重庆、成都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尽快打造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强化金融支持对统筹城乡发展的作用,是XX市统筹城乡发展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作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最大一块试验田,重庆成为包括金融在内的改革创新的大舞台。2007年,经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批准,XX市又被列为全国银行间市场产品创新试验区、金融综合经营改革试点区。20XX年1月26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国发[20XX]3号文),其中有多条有关金融改革的政策,包括设立六七个要素市场,金融结算、银证保改革及农村金融改革等。20XX年4月28日,《XX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准。重庆综改方案“一拖八”,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农业发展与农业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统筹城乡土地利用改革”、“统筹城乡财政管理体制”、“统筹城乡金融管理体制”、“设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交易所”。第1页共7页2007年6月批准设立的XX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为了探索改变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希望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终使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属在各个方面,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平等的权利、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同质化的生活条件。二、制订部门的层面、牵头:在中央规划部署和政策层面:2007年XX市被批准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全国统筹城乡商贸改革试验区;2008年中央政府正式明确重庆“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的五大定位;20XX年,在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XX]92号)中,首次将重庆明确纳入国家金融类战略规划;20XX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国发[20XX]3号文),明确提出支持重庆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增强金融集聚辐射能力。在重庆地方规划部署和政策层面。重庆已经确定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抢占西部金融制高点的具体规划,确立了“到20XX年建立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基本框架、到20XX年实现“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先后出台《重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金融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XX市促进金融业发展若干意见》、《关于促进重庆资本市场发展的意见》、《XX市金融业发展激励政策实施细则》。三、政策具体是啥:20XX年,国发3号文件出台,重庆汇聚国家普惠政策、西部地区优惠政策、三峡库区优惠政策和统筹城乡优惠政策四项于一身,为经济金融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同时,文件更在国家层面提出将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金融业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金融方面。XX市获得在西部推进市场改革先试先行权。重庆可以率先在西部推进金融市场改革,推出一些金融新产品。如赋予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权,支持基础设施类企业自主发展,第2页共7页支持重庆企业上市融资,重申要“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增强重庆的金融集聚辐射能力”,在具体措施上,要“加快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适时将重庆纳入全国场外交易市场体系;优先考虑在重庆设立全国性电子票据交易中心、支持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