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包、外协队伍的安全管理制度(改)浅谈外包工程的安全管理摘要:为了弥补分厂特种作业人员的不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降低工作风险及成本,将保温、架子、吹灰等工作委托专业公司完成,在这些外委队伍进驻分厂后,发现其人员素质层次不齐,为保证他们工作的安全性,将这些外包队伍安全管理纳入到本厂安全管理范畴。做到安全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总结、同管理。本文分析了外包队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对外包队伍的管理要采用相对灵活的策略,保证分厂安排的工作能够安全可靠的执行。关键词:外包队伍安全隐患管理机制质量保障日常化分厂自从进驻塔山发电公司以来,部分特种作业的工作便委托了几家外包公司来配合完成,并且随着检修维护工作量的增大,对外来劳动力的使用逐步扩大,可以说在特种作业领域的外包队伍已成为分厂生产的有生力量。外包队伍的使用,一方面解决了工厂劳动力的来源,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对外包队伍管理不到位也成为近年来事故多发的重要因素。一、外包队伍人员素质及隐患分析: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从业人员的重组,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施工现场从事特种作业的技术工人有了大量的民工。虽然在安全上对外包人员实行“本厂化”的教育和管理;随着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我厂把工程项目分包给一些有能力和资质的外包队伍。并且具有了使用工资成本低,招退自主,使用方便等特点。但是,从整体情况看,这支队伍文化知识较差,缺少基本的安全素质和法制观念。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图省事、赶进度、违章蛮干等现象。另外,由于他们专业技术较薄弱,且劳动力来源不稳定,致使施工现场的工人技术素质普遍存在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必须依赖于现场技术管理人员的督导。与此同时,承包单位的一些人员还存在机房整体结构不熟悉、系统生疏、安全制度了解缺乏等等问题。二、构建安全网络针对目前我厂使用外包队伍的现状,并根据有关文件要求,我认为项目在使用外包队伍时,应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规范企业外包队伍管理。(1)建立问责机制。首先领导决策层必须具有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监管理念,以实际行动实践作风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谁雇用,谁管理”,“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既要安排专门的副部长对外委队伍进行管理,又要健全其自身的安全组织结构,明确不同外包队伍中的每个人的安全责任,管理责任具体到使用班组。(2)从严准入机制。外包队伍在合同未签的情况下坚决不准进入生产作业现场。签合同施工是体现外包队伍安全管理“本厂化”的重要一环,必须履行完所有手续后方可进入现场施工。为了规避安全风险,强化外包队伍的风险管理。必须严格分清外包队伍承包范围,让其了解责任与义务,主管领导必须做到从制度建设入手抓考核,特别严查外包队伍是否做到对所有特种作业人员指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持证后方可上岗作业。(3)完善培训机制。针对外包队伍员工文化水平不高,安全意识淡薄的特点,安监部设立临时培训人员结构,加大岗前培训力度,保证必要的教育时间;针对不同的工作性质,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或者方案;针对不同的外包队伍,采用长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形式。要理论与现场实际相结合,要多运用视像、图片等形象教育方式,来加深受教育者认知程度,考试合格后方可参加工作。在日常的安全管理上,要定期组织他们开展安全学习,使其明白分厂的相关管理规定,学习一些血淋淋的事故案例,养成无意识遵章作业的习惯。否则,将问责于相关安全培训人员。做到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伴随施工全过程。(4)建立现场监管机制。要与外包队伍签定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要把外包队伍安全生产管理状况好坏作为续约的考核条件。并且,项目部给外包队伍施工人员超过30人的配备专职安全员;30人以下的配备兼职安全员。分厂及部门领导定期带队开展现场检查,加大安全稽查力度。安监部门要加强外包队伍作业现场的监督检查,发现违章,立即制止,甚至处罚。三、加强外包队伍日常化正规化管理针对长期驻厂的外包队伍,进行了必要的安全培训后,为了巩固学习成果,其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