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4页福建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我省环境监测系统监测结果的代表性、精密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比性,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暂行)精神,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质量管理工作是各级环境监测站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应与各项环境监测工作同时计划、同时实施、同时监督。第三条环境监测人员实行合格证制度,经考核认可,持证上岗。第四条各级环保局应列出专项经费,以保证各级监测站开展质量保证工作的需要。第五条环境自动监测质量管理另行规定。第二章机构和职责第六条省级环境监测站、设区市环境监测站应成立质量管理机构,县(市)、区级环境监测站应配有质量管理人员。第七条各级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机构和质量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一)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制定质量保证技术方案并组织实施。(二)建立质量体系,制定质量管理计划,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三)指导下级环境监测站开展质量保证工作,组织有关的技术培训和质量考核。第三章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第八条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实行分级管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省级站监测人员的考核工作;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设区市环境监测站监测人员的考核工作;设区市环境监测站负责本辖区内县(市)、区环境监测站监测人员的考核工作。第九条设区市、县(市)、区级环境监测站监测人员的合格证由福建省环保局统一颁发,有效期5年。人员持证项目应与计量认证/实验室认可申报的项目一致,每个项目至少需有2人持证。第十条上岗考核内容由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样品分析三部分组成。(一)基本理论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环境保护基本知识、环境监测基础理论、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知识、常用数据统计知识、环境标准、监测规范、采样方法、预处理方法、分析测试方法、数据处理和评价方法等。(二)基本技能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布点、采样、试剂配制、常用分析仪器的规范化操作、仪器校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数据记录和处第2页共4页第1页共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4页理、校准曲线制作、样品测试以及数据审核程序等。采取现场演示、现场提问、综合评分等方式。(三)样品分析是指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对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进行分析测试。第十一条为使新调入人员、工作岗位变动人员及考核不合格人员尽早取得合格证,应根据具体情况适时组织考核。第十二条监测人员的考核项目和成绩,记入个人技术档案。可作为职称评定、评选先进的依据。第十三条监测人员取得合格证后,如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即收回合格证并在一定范围内给予批评、处分。1、违反操作规程,造成质量事故;2、工作不负责任,弄虚作假;3、全年质控数据合格率低于80%。第四章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第十四条各级环境监测站日常质量保证工作必须按照《福建省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定》、《福建省环境空气监测技术规定》、《福建省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定》、《福建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定》、《福建省近岸海域水质监测技术规定》以及国家相关的标准、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监测分析方法等有关内容执行。对影响监测质量的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一)环境监测人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禁弄虚作假,严禁伪造数据、资料和漏测、漏报。(二)凡是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的仪器,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校准或检定;其他对监测结果准确性和有效性有影响的仪器设备,必须进行自校。过期未检定、自校或检定、自校不合格的,不得使用。(三)标准物质应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或溯源到国际标准参考物质。应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并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四)使用的化学试剂应符合分析方法所规定等级的要求,应对采购进行质量控制。(五)环境质量监测应优先选用国家标准方法和最新版本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采用其他方法时,必须进行等效性试验,并报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备案。分析人员在开展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