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清明节的形成与文化考察VIP免费

2024年清明节的形成与文化考察_第1页
1/13
2024年清明节的形成与文化考察_第2页
2/13
2024年清明节的形成与文化考察_第3页
3/13
清明节的形成与文化考察清明节又称鬼节,冥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清明一词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训篇》中,云春分后十五日,到指乙,为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说: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在《岁时百问》中,也有类似的句子: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是我国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标志着春耕的到来,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我国传统农历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按气候变化,分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共二十四气,俗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客观上反映了四季中天象、物候的变化,成为了我国古代农业社会安排生产生活的主要依据。节气虽然不等于节日,但节气使一批lsquo;常日rsquo;被特别地突出出来,为节日的产生准备了条件。清明节就是由最初的节气清明演变来的传统岁时节日。就像端午节最初并不是祭祀屈原、禁火的寒食早先与介子推无关一样,清明节有它自己的发展演变。一,寒食节与清明节寒食节,又称冷节、禁烟节。它晚于上巳节又早于清明节。《荆楚岁时记》说:去冬节(按指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可见寒食节的主要特征是禁用火。因为禁用火,人们不能生火做饭,只能吃事先预备好的冷饭寒食,故名其节为寒食。寒食节由来甚久,盖源于先秦时期有关用火的禁令。在《周礼秋官司烜氏》中就有了寒食节的信息,云: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疏曰。夫遂阳遂也者,以其日者太阳之精,取火与日,故名阳遂;取火于木,为木遂者也。注曰:为季春将出火也。这大意是说周代司烜氏这个官是管理取火与禁火的官,仲春时他拿着木铎通知人们开始禁火,季春时再生火。可见,古第1页共13页代统治者对于用火管制甚严。究其原因,火既是人们生产和生活所必须,又容易造成灾难或不幸,因此应当严加管理。而这种管理,因为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也是人们所愿意遵从的。这样,一种制度相沿行久而成俗,到了天干物燥的季节,人们自觉地以禁火来相互提醒,注意用火防火,因此就有了寒食节。故清代学者惠士奇在《礼说》中说:《夏官》掌火,冬禁焚莱。后世因之,而莫知其由。遂莫敢烟爨,每冬中辄一月寒食。惠士奇的话清楚地说明了周代有关火的禁令对于寒食节形成的。关于寒食节的由来,有源于纪念介子推之说,且十分盛行。大意说,晋公子重耳因晋国内乱而流-亡在外,长达十九年。跟随重耳流-亡的晋国之臣中就有介子推。在流-亡途中,有一次缺乏食物,介子推竟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烧了给重耳吃,这就是介子推割股啖君的故事。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但文公在封赏跟从他流-亡是就背着他的母亲隐居到了绵山(今山西XX县区东南)。后来晋文公发现了自己的失误,便派人到绵山去找介子推,可怎么也找不到。于是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逼下山来。然而大火过后,仍不见介子推。文公再度派人去搜山,却发现他们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被烧死了。文公十分悲伤,为了纪念介子推,便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然而这种说法是没有史实根据的。关于介子推隐居绵山的事,最早的记载见于《左传僖公廿四年》: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史记晋史家》亦有关于介子推事迹的记载,内容与《左第2页共13页传》略同,惟记介子推之隐在重耳渡河回到晋国之前为异。然不论《左传》还是《史记》的记载,都没有介子推割股啖君和被焚于绵山的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清明节的形成与文化考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