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科技发展局年度工作总结一、2012年科技工作回顾一年来,园区围绕“瞄准世界一流、打响中国第一”的战略目标,调高定位,创新理念,整个园区呈现勃勃生机。在园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科技发展局面对新形势,秉持“建功能平台,引领军人才,聚特色产业,树环保品牌”的工作要求,实施高举高打的战略,务实开展工作,一年来,我们在一些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主要体现在:(一)定位高端,园区影响力有了新彰显。根据园区总体部署,我局积极与科技部、环保部、住建部等部委对接,截至目前,园区已获批了科技部“国家节能降耗水处理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国有机(类)肥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牵头承担了“国家863项目——节能降耗污/废水处理成套装备研制及产业化项目”、参与了住建部“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的子课题——城镇水务重大装备质量体系建设与产业化综合示范”,“第一届中国环保技术与产业发展高峰推进会”经省政府、科技部批准同意在宜举行。环保部—中国东盟中心与环科园合作协议签署活动在北京举行,环保部李干杰副部长亲临活动现场,寄语园区发展。xx环保厅、xx环保厅、xx市科委、北京中关村等领导纷纷来园区考察学习。环科园的声音在更高和更广范围被大家听见,在行业内的话语权逐渐显现。(二)集聚资源,产学研工作实现新突破。xx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主办了《环保产业》、《环保产业市场信息》、《环保产业市场动态》等期刊杂志,将环保行业市场信息进行全面、准确、及时地收集与整理,建立一个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有效的信息平台,通过邮寄和电子邮件形式免费向宜兴广大环保企业发放,为我市环保产业的转型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由环保产业研究院承办海外创新技术与资本中国高XX县区巡演宜兴站展示了海外优秀的成熟技术和可商业化的创新技术。在获得强烈反响和企业高度赞扬后,中芬清洁技术交流会顺利举行。为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增强国际竞争力,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提第1页共3页供了良好平台。此外,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了两个示范项目——由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与xx一环、清华大学等单位共同推进的“污泥炭化示范工程”项目和由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与菲力环保共同推进的“wep生态水环境修复系统”项目。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公司化运营、项目产业化已满一年,“一品一所一公司”和“51%政产学研用”的新模式成为了合作创新新标杆。一年中,研究院注册了7家各具特色、在细分领域有领先优势的专业子公司,承担10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申报了15项专利,承接了29项工程项目、完成了16项,承办了5次全国性专业会议,已签署工程项目合同额超过了一亿元。以哈宜研究院平台的“中国东盟环保技术与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已形成合作。未来,中国东盟环保技术与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将作为支持中国对东盟进行环保产业输出和援助的一个服务职能部门,就环保产业定位与发展进行技术研发并转化为成果服务东盟各国。南京大学宜兴环保技术研究院已通过xx省科技厅对环保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及滚动支持建设项目的验收工作;承接环境治理项目2项,标的金额12000万元;“863”项目已进入研发阶段;已推广应用环保实用技术2项;申报中石化协会技术4项;协助申报省平台项目企业2家;发表期刊4篇,其中,申请国内专利2项,国外专利4项;完成技术人员招聘、实验仪器招标、实验台招标工作。环科园作为南京大学政产学研合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7个政产学研平台负责人和校外合作单位之一分别获得了“南京大学政产学研合作贡献奖”、“南京大学政产学研合作促进奖”。xx工程技术大学宜兴矿山环保研究院及公司聘请孙铁珩院士作为学术委员会主任加盟,并成立辽工大环境类卓越工程师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目前施工项目合同金额达160万,在xx、xx、xx等地在谈目包括大同煤业集团、大连庄河金矿、xx保定污水处理厂等工程额逾3000万元。此外,已申报矿井水中水回用、煤矸石高效肥料开发、城市污泥热值回收利用、分布式集中供热系统等多项专利技术。从技术研发资源储备的角度开展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针对有色矿山的污染场地修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