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工作经验总结三篇【篇一】近年来,为切实解决偏远地区群众办事路程远、沟通难、成本高的问题,**市**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延伸服务触角,创新“马背政务服务”模式,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年,为打破政务服务时间和空间限制,增强政务服务供给的主动性、精准性和便捷性,**把**镇**村、**镇****等地区作为服务试点,推行“马背政务服务”。通过采取“上门、代办、帮办”等多种服务方式,为偏远地区农牧民提供低保申请、五保户申请、临时救助申请、灾民救助申报、社保服务、计划生育服务、卫生健康政策宣传等多项服务,从而探索出一条符合地区实际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在试点推行的基础上,**全面总结经验,完善服务机制,于2020年将“马背政务服务”在全**范围内进行推广。一方面,要求**直部门每季度深入**乡镇**村2-3次,送医送药送政策送温暖,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结合**乡镇改革,将便民服务网络覆盖到**村,在**乡镇成立便民服务小分队,定期深入**村开展“马背政务服务”。截至目前,已集中开展10余次“马背政务服务”活动,帮助群众办结各类事项800余件。同时,将服务民营企业纳入“马背政务服务”机制,不定期组织发改、工信、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深入企业,主动了解企业现状,靠前服务化解企业难题,营造亲商便商留商的发展环境。此外,**积极探索“马背政务服务”与“互联网+”相融合之路,建立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并与“云上达茂app”对接,使全**26个部门的328个审批事项均提供网上咨询、查询、申请办理等服务。同时,利用“英雄达茂”、“云上达茂”等媒介公布全**各级政务服务网点的联系方式,引导企业和群众足不出户咨询查询,极大地减少了各类中间环节,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篇二】第1页共4页**市**区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一张网格、一份职责、一方平台、一批载体、一纸契约”不断夯实组织工作基础,持续构建共建共享的治理新格局。“一张网格”全覆盖。制定了《**区党建引领基层网格化治理工作方案》,将全区19个村(社区)划分为152个基层治理网格,实现基层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同时,健全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组织体系,全面统筹考虑网格规模、党员数量,推行“村(社区)党委(总支)—网格党支部—村民小组(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目前正在对疫情期间建立的44个网格党支部、110个网格党小组进行调整优化,进一步延伸党组织链条,推动党建引领常态化。“一份职责”保运转。赋予网格长协调处理网格内全要素工作职能,梳理细化专兼职网格员职责清单,推行“上网在线、下网跑腿、一日双巡、兜底包干”工作模式,做实“人、岗、责”三本账。明确网格党组织“三抓”职责。即抓基层党建,加强队伍建设、规范党内活动;抓社会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机制、民主协商机制、群团带动机制、社会参与机制;抓服务群众,发挥社区、网格、楼栋党组织的组织功能、组织优势、组织力量,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便民服务。目前,全区60余个小区已悬挂楼栋长标牌近600块,网格员运转有序高效。“一方平台”强服务。印发了《**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方案》,明确了“1+5+17+n”的三级党群服务中心布局,按照新建、联合改扩建、提标改造、直接挂牌和分设站点5种建设类型,稳步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年内全覆盖。为进一步凸显党群服务中心地域化特点,按照“一中心一特色”对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量身打造,努力达到有鲜明的政治功能、有便民服务的合理布局、有规范的工作流程、有常态的活动开展、有长效的管理机制、有基本的运行保障“六个有”的建设标准,切实把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党领导基层治理、服务党员群众的重要平台。目前,已挂牌高标准的党群服务中心4个。“一批载体”促融合。依托“双报到双报告双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机第2页共4页制,搭建党员共管、活动共联、资源共享、难题共解、文化共融“五共”载体,指导社区党组织与机关单位等党建联合体,强化网格党组织与其他党组织横向融合。依托8条主题党日研学路线,通过观摩交流、互融互动,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