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时代——亚健康知识专版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表现目前专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叙述了亚健康状态临床表现,不难看出直接影响着劳动力。从健康定义角度表述,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表现为:1、躯体不适全身疲乏无力,自感身体虚弱,步伐沉重。全身酸痛,头昏、头疼,腰酸背疼,四肢肌肉酸痛。2、睡眠障碍失眠、多梦,头脑不清楚,想睡睡不着,睡着睡不深,睡深睡不久,睡久睡不安,经常做一些怪诞的恶梦。3、功能低下免疫功能下降,性功能低下,女性表现为性冷漠等。4、功能紊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感觉忽冷忽热,爱出汗,肠胃功能紊乱,食欲不振,厌食,腹泻、便秘等。躯体不适是缓慢渐进的,各种临床检查一般在正常范围或临界值左右,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严重影响着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5、心理不适表现为精神不愉快、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紧张、恐惧、嫉妒、焦虑、抑郁、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及反应迟钝、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等。医学界目前的研究将亚健康归结为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疲劳,以及因疲劳引发的一系列症状。神经系统常见头昏头疼、精神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疲乏无力、易紧张激动、失眠多梦、恐惧等;心血管系统有心慌、胸闷、气短、心律不齐和血压不稳、活动后易出汗等;消化系统有食欲不振,消化功能下降,腹胀,两肋疼痛,有时排便次数增加或出现腹泻;骨关节系统经常感到四肢乏力,腰酸背疼;泌尿生殖系统可出现尿频、夜尿增多、性欲减退、阳痿、女性月经过多或偏少等。总之,亚健康的临床表现存在着“四多”与“四低”现象。第1页共10页“四多”指疲劳症状多,器官功能紊乱多,高负荷(精神负担,体力透支)多及高体重多;“四低”指免疫功能低,工作效率低,适应(环境、社会、角色)能力低及对事物承受能力低。亚健康人群的特点根据一些专家讨论,亚健康人群的分布有一事实上的特点可见于以下方面:1、地域沿海地区高于其它地区,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大连调查一企业,百余名中层干部中亚健康者竟然占86%,山东某疗养院调查了来院疗养的企业家,其中80%处于亚健康状态)。我国最大的城市-北京,在普查中发现不仅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病率位居全国榜首,亚健康率也居榜首,为75.31%。上海亚健康率为73.49%,广东为73.40%,这些城市均明显高于中、小城市。2、年龄40岁以上者居多,高达78%,发生几率与年龄增长成正比,随着年龄的增长,亚健康率也在上升。据报道,2001年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六成中年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从统计学角度研究得出25-40岁中有6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发生亚健康状态的年龄段正逐步年轻化,并已明显危及到30岁以下的年轻人,这一人群中已有33.5%的人开始患有程度不同的其他疾病。3、职业亚健康多发人群为知识分子,特别是科研技术人员、企业家、高级管理人、从事新闻媒体、演艺人员以及出租车司机等。由于持续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导致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现代文明病的发病率上升,直接影响到上述人群的健康状态和寿命。曾有报道,某些科研人员平均期望寿命为55岁,大大低于我国人均寿命。4、消费亚健康人群多数重视生活消费,但忽视保健消费,在吃喝、娱乐中缺乏保健观念。5、生活方式第2页共10页亚健康人群的生活方式决大多数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缺乏运动、膳食不合理、睡眠不足、过度疲劳、吸烟、酗酒、不吃早餐、压抑情绪、极度紧张等。亚健康的预防世界卫生组织近期提出要实行“预防性健康策略”重点就是防治亚健康,侧重了对亚健康的筛查,争取在疾病早期干预指导治疗和调整,对亚健康的早期干预是一项低投入、高效益的措施。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经济建设需要人才,更需要身心健康的人才,人是最基本的生产力,需要保护,尤其对亚健康易发人群,需要更多的社会保护。医学研究的方向是预防为主,医学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类的持续健康。亚健康的研究预示着健康的新趋势,这必将引起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大改革。其意义在于提高疾病诊断的预见性、超前性。据统计,我国医疗费用只有1%用于预防,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相信会引起决策部门重视。健康与亚健康疾病模式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