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如何预防尘肺病?尘肺病是致残性疾病,即使停止接触,肺纤维化病变仍可进行性发展,且肺纤维化病变是不可能逆转的,致使病人劳动力减低或丧失。尘肺目前尚无根治办法,但其病因明确,根本措施在于预防。我国于2002年5月1日起实施了《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法规,其中明确规范了尘肺病的防治和管理的办法。尘肺病预防的关键在于防尘,最大限度防止有害粉尘的吸入。我国在控制粉尘危害、预防尘肺病的发生方面结合国情将综合防尘措施概括为:“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方针,“革”是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水”是湿式作业;“密”是密闭尘源;“风”是抽风除尘;“护”是个人防护;“管”是维护管理,建立防尘管理制度;“教”是宣传教育;“查”是定期测尘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检查评比、总结。具体措施有:现场预防技术革新,采用湿式作业,如凿岩、钻孔、碾磨及拌料等工种;对不能采用湿式作业的可密闭吸尘、除尘等。个人防护佩戴防尘口罩,讲究个人卫生,勤换工作服,勤洗澡。上岗前检查并进行胸部X线摄片活动性结核病、慢性肺疾病、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胸膜、胸廓疾病,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不应从事粉尘作业。获得上岗前健康状况的基础资料和拍摄的胸部X线片作为今后随访、动态观察的对比资料。健康监护体检由卫生主管部门根据粉尘作业现场情况,发病情况以及工龄组成确定定期体检间隔时间(1—2年或更长),即在岗期间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诊断和处理病人并检出易感人群。矽肺病人的复查一般每年一次,并作好防结核工作。还有离岗时和应急健康检查。定期的粉尘浓度监测对一切有粉尘危害的作业,都应定期进行粉尘浓度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