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悲伤情绪理论VIP免费

悲伤情绪理论_第1页
1/9
悲伤情绪理论_第2页
2/9
悲伤情绪理论_第3页
3/9
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基本情绪之一——悲伤小组成员:骆翠萍、李欣、黄柳珊、余智豪悲伤是发展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和心理病理学等多种学科共同关注的问题。我们小组搜索了很多关于悲伤的情景体验,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照理说,悲伤应该是人们避之不及的一种情绪体验,一般认为,悲伤是由分离、丧失和失败等一些不被个体期望的事件所引起的情绪反应,但是很多人会故意引起自己的悲伤情绪,其中以青少年和女性群体为主,他们其中的很多人特别喜爱那些悲伤的句子,似乎认为那种悲伤的情绪体验有特别地吸引力,不少青少年甚至沉迷在悲伤的情绪中难以自拔。下面列举一些悲伤的情绪体验的情景:1、从小和祖母生活的孩子,难得和父母一起吃饭,父母在席间因为一些小事摩擦起口角,当着他的面大吵大闹甚至大打出手,这时孩子心中溢满了悲伤的情绪。2、从小就戴在身上的饰品,即使不值什么钱,有一天发现不知遗失到了哪里,这时心里也是很浓重的悲伤体验。3、为了能进入公司的高层,他一直苦心经营,非常用心,很多事都尽量做到完美,并且经常得到上司的赞赏,终于有了一个空缺的职位,他以为非他莫属的时候,得知别人得到了那个职位,于是体验到了悲伤的情绪体验。悲伤是个体最早出现的几个基本情绪之一,也是人们最早认识的几种情绪之一。作为最普遍的一种负性情绪,悲伤时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当遗失非常珍贵之物,失去一份重要的工作,得不到他人的赞美,或是失去亲人朋友和爱人时,如此种种情况都会给许多经历过或正在体验的人们带来悲伤。汉语中有许多词语可以描述悲伤情绪,诸如沮丧、受挫、忧郁、失望、伤心、悲伤等等,这些往往可以在经历悲伤的人的表情上表现出来。而个体产生悲伤情绪时一般以哭泣的形式体现,这也使悲伤比痛苦更具有鲜明的情绪色调。许多心理学家把痛苦和悲伤归为同一类基本情绪,认为悲伤是痛苦的发展和延伸。有人认为痛苦和悲伤是同一种情绪的两种表现形式,通常在痛苦中存在着抗议,而在悲伤中则更多的是听天由命和无助的感觉;痛苦通常会使人主动面对造成这种损失的原因,悲伤则往往较为被动。如早期婴儿由于生理上的饥饿、疼痛等造成的哭闹一般认为是痛苦而不是悲伤。与其他基本情绪相比,悲伤是一种较为持久的情绪。因痛苦引起的悲伤往往形成循回往复的痛苦--悲伤体验,当情绪温和平复后,悲伤可能只持续几秒或是几分钟,之后再出现其它情绪或不再有明显情绪。随时间的推移,过去的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悲伤情绪才会慢慢消失。1.悲伤的产生机制(1)根据伊扎德(Izard,1991)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悲伤体验的产生依赖于能够表现情绪的面部肌肉活动,即悲伤的事件作用于个体,激活储存于下丘脑的情绪先天预成程序,传出的信息产生模式化的面部肌肉活动,面部肌肉活动的感觉反馈信息进入边缘皮层区,使悲伤情绪进入意识之中,从而形成悲伤的情绪体验。(2)根据莱文森(Levenson,2003)的核心情绪理论,悲伤最初是由原型事件引发的。个体在不断知觉的事件中,当原型满足了丧失(1oss)的条件,则会引发悲伤的情绪。2.悲伤的产生过程(1)悲伤情绪的激活:三种个人——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得的知觉、要求的知觉、自发的知觉)和五种个人体内过程(记忆、想象、面部--姿势活动或其他运动活动、内分泌和其他自主活动、任何过所有神经与肌肉的自发活动)。(2)悲伤的活动水平:伊扎德把情绪定义为“情绪是具有神经生理的、神经肌肉的和现象学的复杂过程。”情绪的任何活动都具有三种水平,悲伤情绪也不例外。①、在神经生理水平上,情绪包括大脑皮层、基底神经节、边缘系统的神经电化学模式。②、在神经肌肉水平上,情绪首先是面部模式化活动,其次是身体姿势反应和音调反应三成分所构成的表情运动。③、在现象学水平上,情绪表情激活主观体验。(3)面部反馈悲伤情绪:伊扎德在动机分化理论中坚持主张情绪产生于面部的肌肉模式运动的内导反馈,面部表情行为是情绪体验的激活器。3.悲伤产生的相关因素(1)诱发事件: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悲伤情绪理论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