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废水化学法综合处理及回用工程设计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废水来源和废水含量,应用化学法处理含铬、含镍、含氰等多类型废水,利用膜分离技术进行回水再利用,设计建立了废水处理中心系统。该系统由pH和ORP控制仪控制各处理单元自动加药,过程稳定可控,结果可数据化且可实时传递至环保管理部门,达到清洁生产Ⅱ级要求,实现了企业节能减排的目的。关键词:电镀废水;化学法处理;膜分离技术;水回用;节能减排桂林航天电子有限公司是航天机电元器(组)件的高科技企业,主要研制生产军用继电器、连接器、特种开关和小型仪器设备等产品,表面处理工艺主要有镀金、镀银、镀铜、镀镍等。为进一步改善废水排放指标,按照“十二五”基础设施改造和节能减排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要求对电镀废水进行综合处理及回水利用。废水来源及其水质1.1废水来源及其分类电镀废水来源及其水质分析是废水处理工艺设计的基础,各企业因生产工艺、生产产品不同而致使废水各不相同,需全面分析。1.1.1前处理废水表面前处理由镀件除油和去除氧化膜两个主要工序组成。工件通常采用表面活性剂乳化方式除油,此部分废水化学需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简称COD)较高。氧化膜去除工艺的选择与基体材料密切相关,通常处理溶液由各类酸组成,此部分废水含基体材料金属离子。总的来说,前处理工序以酸性和碱性废水为主,含Ni2+、Cu2+、Ag+、Fe2+、Fe3+、COD等污染物。1.1.2电镀废水根据生产工艺,电镀废水主要分为以下三类:1)含铬废水:含铬废水主要来自于银合金的铬酐酸洗、铜合金的铬酐钝化以及银镀层的出光等工序,废水中主要含有Cr6+以及极少量的Cu2+、Ag+等金属离子。2)含镍废水:含镍废水主要有两个来源:电镀镍和化学镀镍。其中电镀镍废水主要来自酸性镀镍生产线的漂洗水,废水中主要含有NiSO4、NiCl2等。化学镀镍废水组成较为复杂,通常含有络合剂、稳定剂、pH值缓冲剂等。3)含氰废水:含氰废水由氰化镀铜、氰化镀银及镀金产生,废水中含有CN-、Cu2+、Ag+等污染物,镀金废水回收后再排入含氰废水中。1.1.3废弃镀液和退镀溶液由于镀液到达使用寿命、镀槽处理以及退镀零件等原因会产生废弃镀液和退镀溶液,该类废液通常浓度较高、成分较复杂,可以单独收集、预处理后缓慢投加至相应废水中进行处理,也可以单独收集,委托外部资质单位进行处理。1.2进水水量和水质分质分流是做好废水处理的前提,因此需要明确每个镀槽排出废水的类别,计量每种废水的排放量并控制地面排水的流向。前处理废水归属于酸碱废水;含氰镀液废水归属于含氰废水;含铬酐镀液废水归属于含铬废水;化学镀镍废水经初步处理后与镀镍废水一起归属于含镍废水;冲洗镀槽以及车间地面的废水按类别归入相应的废水。项目废水的平均排放量约为120m³/d,按有关要求,废水处理设施设计处理能力144m³/d,每天按8h运行,各类废水设计处理水量和水质如表1所示。2设计目标排放水质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的表2要求。电镀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2015年环境保护部等三部委25号公告中附件2《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Ⅱ级要求,回水利用率≥40%,回用水质优于《金属镀覆和化学覆盖工艺用水水质规范》(HB5472—1991)B类水标准,回用水电导率≤100µS/cm。安全防范达到《国防科技工业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的二级。3工艺设计电镀废水处理工艺主要有化学法、电解法、吸附法、反渗透等,而目前处理效果稳定、适应性强、处理成本低、管理简便的处理工艺仍是化学法,加入碱性溶剂使废水中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絮体,然后沉淀分离去除。本项目的目标是要提高位于中心市区企业的电镀污水排放的可控性,实现安全、稳定和达标排放。因此本项目在设计上采用了措施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合理的将废水进行浓缩分离、回收水资源;合理控制噪声、气味;妥善处理、处置固体废弃物,避免二次污染。同时充分考虑操作自动化,减少劳动强度;处理站内设置必要的监控仪表,提高管理水平。与企业原有电镀废水处理系统相比,操作全自动化、过程可控,结果数据化且实时传递至环保管理部门,体现了企业对社会负责的作业方式。项目电镀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