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指挥部第九次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近几天,北京市出现本土集聚性新冠肺炎疫情,并且呈现出向外地扩散的趋势,北京丰台区等9个区28个街道(镇、乡)被列为中高风险地区。截至到6月16日21时,仅6天之内,北京共新增107例本土确诊病例,这些病例都与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有关联。另外,河北省、辽宁省、四川省等地新增病例也均与北京确诊病例相关。据所知,我们与北京人流、物流往来密切,我旗大部分服装店、蔬菜水果、海鲜产品等进货源都在北京,这就意味着发生输入病例的潜在风险很大。截止到6月16日24时,我旗共排查出自5月30日起,自北京市来旗返旗人员245人,其中,中高风险地区来旗返旗人员206人,潜伏期内189人,已集中隔离54人,居家隔离136人,已出核酸检测结果55人。有新发地来往史(并非全部去过新发地市场)人员42人,潜伏期内39人,目前已集中隔离33人,居家隔离人员6人(6月3日回来6人,今天解除隔离)。通过这些数字,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要始终把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把“外防输入”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提高工作针对性、精准度和有效性,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发生逆转。借此机会,我讲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要把握动态调整防控措施,严防疫情输入扩散1.对5月30日以来有北京市新发地市场往来史的人员,要采取“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2次核酸检测+1次血清抗体检测”的管控措施。这类人员是目前管控的重中之重,尤其对大数据推送的这类人员要第一时间落实集中隔离,落实核酸检测。2.对北京市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要采取“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2次核酸检测+1次血清抗体检测”的管控措施。3.从北京市西城区、丰台区、房山区、大兴区、海淀区、朝阳区、东城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等9个被确定为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的往来人员,要采取“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2次核酸检测+1次血清抗体检测”的管控措施。4.境外来旗返旗人员在区外集中隔离14天后到达我旗的,要采取居家隔离14天,做两次核酸检测措施;在区内集中隔离14天后到达我旗的,要采取居家隔离14天措施,不做核酸检测。5.沈阳市苏家屯区(6月4日)、吉林市(6月7日)舒兰市、船营区、丰满区、昌邑区等由中高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后14天内进入我旗人员,如持有7天内核酸检测证明、绿色健康码可正常通行;如无7天内核酸检测证明,需集中隔离做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阴性方可正常通行。6.对从湖北省和武汉市来旗返旗人员,不再进行“五个一律+一次血清抗体检测”管控措施,全面落实“健康码”互通互认和“一码通行”。二、强化认识,明确责任,落实好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防控措施1.大数据核查。维稳控制组、公安局大数据专班要充分发挥技防优势,强化纵向与横向沟通,对上级公安部门推送的信息要立即向有关地区推送进行核查,切实做到不漏一人不误一刻、每日清零,落地查人管控。2.交通站点筛查。火车站、汽车站等进驻工作队,要对进出站旅客做好筛查登记,将从北京中高风险地区来旗返旗人员信息及时推送至相关单位,确保中高风险地区来旗返旗人员第一时间落实管控措施。3.网格化管理。各苏木镇街道要充分发挥网格员的作用,加强网格化管理,继续落实“大数据+人工摸排+个人主动申报+群众监督举报”措施,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对采取居家隔离措施的人员,要落实好嘎查村社区、辖区派出所、医护人员三方责任,坚决杜绝失控、漏管现象发生。4.医疗机构防控。卫健委等有关部门要强化督导检查,实现各级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设置规范化、工作常态化。加强院内感染防控,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管理要求,强化陪护和探视管理,所有来院人员必须佩戴口罩、查验健康码、测量体温、询问流行病学史,及时将中高风险地区纳入流调范围。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度,充分发挥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苏木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体诊所、门诊部及急救中心的“哨点”作用,落实发热病人初筛和信息登记等措施,务必做到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一个不漏,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