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它以难zhē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当它来时,我听见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城市从远方用电力与钢铁昭唤它。(艾青《太阳》节选)(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zh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掩冬蛰虫蛹(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3)下面词语中“旷”的意思与“旷场”中“旷”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旷达B.旷课C.空旷D.旷日持久(4)“它”指太阳,诗人惜墨如金,描绘了________,构成了一幅丰富的画面。【答案】(1)遮;zhé;yǒng(2)昭唤;召唤(3)C(4)太阳给万物带来的巨大影响【解析】【分析】(1)“遮”不要写成“庶”,“蛰”不要读成zhí,“蛹”不要读成tǒng。(2)“召唤”意思是用某种方式或方法把人们唤来,通常口头呼唤某人。“召”指呼唤,用言语叫人来。(3)“旷场”指空阔的广场,“旷”的意思是空阔。A项,“旷达”指开朗,豁达。多形容人的心胸、性格。旷:开朗,心境阔大;B项,“旷课”指即逃课,又叫翘课,通指学生无缘无故、没有正当理由而不去学校上课。旷:荒废;耽误;C项,“空旷”指空荡荡的,视野开阔,无阻挡物。旷:空阔;D项,“旷日持久”指荒废时日,长期拖延。旷:拖延得太久,荒废、耽搁。故选C。(4)由“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等句子可知,描绘了太阳给万物带来的巨大影响。故答案为:⑴遮;zhé;yǒng⑵昭唤;召唤⑶C⑷太阳给万物带来的巨大影响【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汉字的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确定读音及字形。⑵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⑶本题考查词义的把握,注意结合语境理解词义。⑷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概述,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概述主要内容。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玉仙馆(唐)张籍长溪新雨色如泥,野水阴云尽向西。楚客天南行渐远,山山树里鹧鸪啼。(选自《全唐诗》)请你完成这首诗歌的微电影镜头脚本设计,来展现诗歌的意境。镜头脚本设计(部分)景别摄法整体画面配音预期效果远景从人物后面拍摄①________水流声、鹧鸪声②________【答案】新雨后溪水湍急,混浊如泥,天上阴云向西奔涌。“楚客”孤独一人,渐行渐远,在山林小径中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用声音、远景镜头从后面拍摄的方法营造出悲凉氛围,表现出楚客思乡不得归的落寞、悲苦的心境。【解析】【分析】①整体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新雨后溪水湍急,混浊如泥,天上阴云向西奔涌。“楚客”孤独一人,渐行渐远,在山林小径中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②“长溪、野水、鹧鸪啼”描摹声音,“阴云尽向西、天南行渐远”到“山山树里”,视线由远到近,几个关联的意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营造出悲凉氛围,表现出楚客思乡不得归的落寞、悲苦的心境。故答案为:①新雨后溪水湍急,混浊如泥,天上阴云向西奔涌。“楚客”孤独一人,渐行渐远,在山林小径中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②用声音、远景镜头从后面拍摄的方法营造出悲凉氛围,表现出楚客思乡不得归的落寞、悲苦的心境。【点评】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意境。答题时应注意,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