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数列求和教学设计讲课教案VIP免费

数列求和教学设计讲课教案_第1页
1/7
数列求和教学设计讲课教案_第2页
2/7
数列求和教学设计讲课教案_第3页
3/7
数列求和教学设计学习—————好资料精品资料数列求和教学设计鹿城中学田光海高三数学一、教材分析数列的求和是北师大版高中必修5第一章第内容。它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延续,与前面学习的函数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从实际问题中抽离出来的数学模型,实际问题中有广泛地应用。同时,在公式推导过程中蕴含着分类讨论等丰富的数学思想。二、教法分析基于本节课是专题方法推导总结课,应着重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以学生的讨论和自主探究为主,辅之以启发性的问题诱导点拨,充分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服务于学生的思路。三、学法分析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结合教师点拨提问,经过交流讨论,形成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自身的数学修养。让学生从问题中质疑、尝试、归纳、总结、运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四、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各种数列求和的方法,学会解析数列解答题,提高解决中难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例题的研究使学生感受数列求和方法的多样性学习—————好资料精品资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问题的差异,但又能以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进而体会到数学知识的灵活性五、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如下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及其简单应用。此推导过程中蕴含了分类讨论,递推、转化等重要思想,是解决一般数列求和问题的关键,所以非常重要。为此,我给出了四种方法进行数列求和,加深学生理解,突出重点。难点: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及应用。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可由此引发进行数列求和的专题学习,为此,我引导学生先进性等差与等比数列的复习。由此引入专题学习。下面,为了讲清重点和难点,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学法上谈谈:六、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师生活动一·复习(多媒体展示)1.公式法(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dnnnaaanSnn2)1(2)(11(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1(11)1()1(111qqqaaqqaqnaSnnn2.分组求和法:数列经适当拆开,可分为几个等差、等比或常见的数列,然后分别求和,再将其合并;3.裂项相消法(又称裂项法):结构特点是通项为分简单复习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学习—————好资料精品资料式结构,可拆成两项相减的形式;4.错位相减法:数列的各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对应项乘积组成,此时求和可采用错位相减法。二.例题分析1.公式法求和23:(0)naaaaaLL求和解:巩固练习:求下列各数列的前n项和Sn:1.{an}:1,3,5,⋯,2n-1,⋯。(Sn=n2)2.{bn}:2.分组求和法:(分组转化法)例2.求数列1+2,2+22,3+32,⋯,n+2n,⋯Sn=(1+2)+(2+22)+(3+32)+⋯+(n+2n)=(1+2+3+⋯+n)+(2+22+32+⋯+2n)=(1)nnn+12n-1反思与小结:数列1+2,2+22,3+32,⋯,n+2n,⋯的前n项和。项的特征cn=an+bn({an}、{bn}为等差或等比数列。)要善于从通项公式中看本质:一个等差{n}加一个等比{2n},另外要特别观察通项公式,如果通项公式没给出,则有时我们需求出通项公式,这样才能找规律解题。巩固练习1.求数列9,99,999,⋯⋯.的前n项和Sn通项:10n-13.错位相减法:例3求Sn=a+22a+33a+...+(n-1)1na+nna(a≠1,a≠0)项的特征cn=an·bn({an}为等差数列,{bn}为等比数列)巩固练习1.求Sn的和简单数列求和,帮助学生回忆方法和公式掌握不同结构的数列的求解方法请学生作答教师引导,让学生在分析题目的过程中找到解题的方法23:(1)(1)1(1)nnaaaaaaaanaaLL解,)(,,,,21814121n2311112341)2222nn(学习—————好资料精品资料4.裂项相消法(又称裂项法):例4:求和111122334⋯⋯1(1)nn注示:111(1)1nannnn答案:Sn=1nn注意裂项相消法的关键:将数列的每一项拆成二项或多项使数列中的项出现有规律的抵消项,进而达到求和的目的。111(1)1nannnn常见的拆项公式有:巩固练习解:由通项1(21)(21)nann=111()22121nn答案21nn评:裂项相消法的关键就是将数列的每一项拆成二项或多项使数列中的项出现有规律的抵消项,进而达到求和的目的。使学生明白知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数列求和教学设计讲课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