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_观后感第一部分前夜开国大典前夕,却意外了解到电动升旗的旗杆并不能保证其成功性,设计师林致远先生为了确保升旗不出现意外,他熬夜排查旗杆的异常情况,最后发现旗杆顶端的缓冲装置锈化。为了修缮急需镍等金属制作合金,号召一出,满城惊动,人人尽可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其实乍眼一看,你也许会觉得大多数去捐合金的人很傻,他们其实根本不知道别人需要的是什么,但他们的举动却让人看着是那么亲切,那么可爱,嗜烟如命的老大爷把自己的烟管都交了出去。他们为的其实只不过是一场完美的开国大典,他们想要的其实只不过是为这个已经为他们付出了无数的祖国尽自己的一份力。当林致远徒手爬上电线杆去焊接那缓冲设施时,是这一个片段的高潮。他自己也承认过,他是有恐高症的,但是,他也知道当时在场的也只有他一个人能焊接。所以,他上去了,正如他所说的“为了国家,这点高度算什么。”爱国,并不是单单的一个口号,它是一个信仰,信仰就是当一个人拥有了信仰之后,他可以为信仰去奉献自己,它就可以去面对那些他曾经所无法面对的。林致远,当他站在毛主席的身后,提示毛主席如何使用电钮时,他的声音很平静,带着些颤抖,不知是紧张还是喜悦,或许是喜悦得紧张了。前夜的黑暗逝去,接踵而来的即是光明。第二部分相遇“可是,我竟然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一句话,点名了多少辛酸与泪,无数的人他们在默默的奉献,但几乎所有的人们都不会有幸记住他们的名字,祖国像一株参天的大树,他们是深深埋藏在泥土里的根,盘龙卧虬,深扎大地;而我们是那树上的叶,从未见过他们,却靠他们吸收的养分生长。而对于更少数的一部分人来说“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竟也会是一种奢望,在秘密的工作中,由于紧急情况而逝世的同志,可能他的亲人都不能见他最后一面。“在这里工作的人三年都没有和家人联系过,包括我。”首长当时说出这样一句话。你的亲人朋友可能就在哪一天就找不到你了,他们以为你失踪了,你知道你是去干什么,可是你什么都不能说,就像是人间蒸发一样,直到三年后再回来,甚至永远回不来。对于高远来说,事实就是这么残酷,可是他不后悔,为祖国而牺牲,其实对他而言,他感到的是一种骄傲。世上偏偏就是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会为了自己的目标去奉献。在原子弹实验室内,发生了紧急事故,大家都在撤离,只有他一个,在跑到了门口后掉头,去关掉了装置。死亡很可怕吗?是很可怕,但有时候有的人就不怕它,就像高远怕的从不是天各一方,而是她就在眼前,而他却不敢相认。第三部分夺冠“爸,咱们家的天线实在是太烂了。”小孩哭着说。小孩只有那么一个小小的愿望,可是却总是不能实现,小美在那天晚上就要出国了,男孩想给小女孩留下一个纪念,可是当天晚上的女排决赛却和女孩的离别重叠了。他无数次的欲言又止,他数不清次数的跑出去又回来,他有些犹豫。命运总是那么的讨厌,两件其实并不冲突的事,却被它安排成不能同时完成。最后,他还是留在了天台上去固定天线,他也许觉得,女孩也会很高兴他这样吧。女排夺了冠,他在欢呼雀跃,事后两眼朦胧,小孩不知道什么,他只知道再也见不到小美了,但他却不是那么后悔,只是有那些淡淡的遗憾。小美给他留下了一个带有五星红旗的乒乓球拍,他一直留着它,带在身上,总有一天会重逢,他是这么想的。他也许不知道,当他为女排欢呼,当他为了大家能够看到女排的夺冠而手持天线站在天台时,他有多么威风凛凛。当你以为你仅仅做了一个小事时,不要妄自菲薄,所有的人如果都尽自己的一份力,国家才是一个家。你也许会失去很多,但当你感到毫不心疼时,你也许也不知道你有多么爱国。第四部分回归升旗,必须是零点的第一秒,我们等了一百五十多年,却无法再多等一秒。升旗时,必须一步都不能走错,不能抬头,国歌是四十三秒,四十三秒时国旗便必须刚好到顶,一丝一毫都不能有误差。他们的严苛,一丝不苟的执着,其实都是在尽自己的职责去捍卫国家的利益。时间必须是一丝一毫的错误也不能有,表是经过精密到极致的调整过的,天气是早就做好了预估的。回归,是香港一百五十年来的第一次回到祖国的怀抱,它的到来不会早也不会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