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学校音乐教学总结:借助手势学唱歌学校音乐教学总结:借助手势学唱歌学校音乐教学总结:借助手势学唱歌教会同学唱歌不难,但假如让同学把歌曲的节奏、情感表现唱到位就不是易事。如附点节奏的唱法,休止符的把握,相似乐句的唱法,旋律起伏较大歌曲的音准和节奏的把握等等,这些教学中的难点,往往教唱了许多遍也不见成效,真的让人很着急。之前我曾尝试把歌谱教学逐渐带入音乐教学中,想通过唱谱来解决这些难点,但是一回到歌词的演唱时,同学们又还原了原来错误。后来一次无意识中的一个手势运用,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下是我在日常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一、运用手势唱好休止符教学论文节奏和音准是音乐的两大基本要素,大多数歌曲的节奏都比较好把握,但有些歌曲弱起开头带休止符的,就不怎么好把握了,如四年级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的第一句,05|1.1弱起小节,开头要休止半拍,同学们总是在强拍上抢唱,怎么也改不过来,于是我就用握拳头和松拳头动作帮助同学找感觉,握起拳头休止,松开拳头表示起唱,很快解决了难题。又如《山谷静悄悄》中的第二部分旋律03115(01|50)5331(03|10)65-|50510|四分休止、八分休止符交叉出现,同学们又懵了,我就用左右手的交替出现来表现,出左手,表示休止;出右手起唱,同学们很快找到了感觉,流畅地唱着学会的旋律,自信、欣喜写满脸上。二、运用手势唱好难点节奏如,附点节奏的学习,也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二年级教材中的歌曲,《猫虎歌》5356-|6.12.5|6森林之王你服不服“王”字要唱三拍半的节奏,同学在这里总少唱一拍,怎么办?我边唱边举手做竖起大拇指的赞扬动作,在最后半拍上收回手,仅此动作,就一下子帮着同学把三拍半唱满了,很好地辅助了教学。大部分歌曲的节奏稳定,好学唱,但有些歌曲的节奏有紧有松,同学就不好把握。如《田野在呼唤》第一部分旋律尽管音的跨度不大,趋于平缓,但节奏前紧后松,同学学唱时很容易将两种节奏混肴,开始的紧密节奏喜爱唱成后面的宽松节奏,于是我设计了用手掌快速切菜的动作,来引导同学感受乐曲的紧密节奏,摊开手抚平菜的动作来表现宽松的节奏,同学随音乐做了两遍动作之后,就能将第一部分的旋律节奏基本掌握了。三、运用手势唱好跨度大的音准第2页共6页有些歌曲的音高跨度较大,音准问题就成了难点。如四年级的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纯八度的i1高低音跨度较大,学唱几遍后同学不能很好的表现出,我就用最简单的手掌摆高低位置来带领同学感受音的高低,边听音乐边动作,两遍下来同学就很好的掌握了歌曲的音高走向。还有《田野的呼唤》第二部分的音高起伏也较大,我也是如法炮制,因而取得了较好效果。四、还可以运用手势,提高想象力来唱好歌曲法国大师罗丹曾说过:手有时比嘴还会说话,假如我们将手势巧妙地运用到音乐教学中去,避开老师语言的絮絮叨叨,既激发了同学兴趣,创设了音乐教学所需的情境,同时也起到了示意、激情、引导等作用,使教学焕然一新。人的手势是一种无声语言,其表现力之丰富而深刻,有时甚至胜过语言。老师在音乐教学当中合理地运用手势语言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可以提高同学的想象力和感知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一切制造的前提。没有想象就有活力,就没有制造。教学论文教学论文二年级教材中的一首《大树妈妈》,第二句中的353|653|2316|5-|拖着那摇篮唱歌谣第一节的“拖着那”是切分节奏,同学难把握,于是我做了个双臂合抱成摇篮的动作,放慢速度唱这三字的同时摇荡双臂,之后问同学:这摇篮是轻的,还是有重量的?同学齐声回答:有重量的。“那要怎么唱呢?”同学一下就找到了中间的“着”字唱长些、重些,理解了切分节奏带来的力度的变化,轻松解决了这一教学难点,同时也激发了同学唱歌的积极性。教学论文教学论文教学论文教学论文教学论文教学论文教学论文教学论文教学论文教学论文教学论文教学论文教学论文教学论文教学论文教学论文教学论文教学论文如一年级课本《放牛歌》第一段结尾和第二段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