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区平安治理制度一、目的与适用范围???????(一)目的???????为加强脱硝储氨区重点防火部位的防火平安治理,确保重点防火部位的防火平安,防止发生重、特大火灾和爆炸事故,保护广大员工人身平安、设备平安,按照《电力平安工作规程》和《防止电力消费严峻事故的二十五项反措》以及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等要求结合脱硝液氨区实际,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脱硝氨区治理。???????二、标准性援用文件???????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援用而成为本制度的条款。但凡不注日期的援用文件,其最新版本使用于该制度。???????(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安消费法》???????(二)《危险化学品平安治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三)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严峻危险源辨识???????(四)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五)GB/T21509燃煤烟气脱硝技术装备???????(六)DLT335-2010火电厂烟气脱硝(SCR)系统运转技术标准???????(七)HJ562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技术标准-选择性催化复原法???????(八)HJ563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技术标准-选择性非催化复原法???????(九)SH3007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灌区设计标准???????三、一般本卷须知???????(一)进入氨区必须履行登记制度,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非运转值班人员进入氨区,必须通过运转值班人许可,按规定办理登记手续,并在运转值班人员监护下方可进入。氨区的大门在人员进入后应随手关闭,但不能上锁,当发生紧急情况时,便于逃生。氨区的大门在人员离开后应随手关闭并上锁。???????(二)进入氨区,不得携带打火机等火种,等非防爆电子设备必须关机,并将、火种存放在氨区门外指定地点。进入氨区前应先用手触摸静电消除器,消除身上的静电。???????(三)氨区作业人员必须通过专业培训,熟悉系统、熟悉液氨物理、化学特性和危险性,并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四)在氨区内进展作业的人员,禁止穿着可能产生静电的衣服或带钉子的鞋。在工作时应佩戴平安防护装置(护目镜,防护手套,能过滤氨的面罩、防护服等)并定期维护。???????(五)未经运转值班人员许可,任何人员严禁操作氨区内的任何阀门、开关和其他设备。???????(六)氨区应装备适宜的消防器材和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并对该设备进展定期检查和试验,氨区围墙(栏)必须完好,并设置“严禁烟火”等明显的平安警示标志。氨区内应保持清洁、无杂草,不得储存其他易燃品和堆放杂物。???????(七)氨区内必须保证通风良好。操作、检修时使用能有效防止产生火花的专用工具(如铜质工具),假设必须使用钢制工具时应涂上黄油或采取其它措施,手和衣服不应粘有油脂。储存、补充或置换氨气时。应均匀缓慢地开启阀门,使气体缓慢放出,防止因摩擦引起爆炸。???????(八)氨区所有电气设备均应选用相应等级的防爆电气设备。由于氨对铜有腐蚀作用,凡有氨存在的设备、管道系统不得有铜材质的配件。???????(九)氨区应设置风向标。氨区30m范围内属于静电导体的物体必须接地。???????(十)氨区内应配有洗眼、快速冲洗装置和急救药品、正压式呼吸器、劳动防护用品等。???????(十一)氨区应设置二个及以上不同方向的平安出口,以利危险情况下消费运转人员的平安疏散。???????(十二)氨区四周道路必须通畅,未经批准,任何车辆及设备不得在氨区道路停留和堆放,以确保消防车能正常作业。???????(十三)未经批准的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氨区内,必须进入的车辆需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戴阻火器等)经平安监察部与武装保卫部批准后,在有关人员的监护下方可进入。???????(十四)氨区半径25m范围内严禁明火,氨区内严禁带电作业。确因工作需要动用明火或进展可能产生火花的作业,应办理“一级动火工作票”。动火作业前必须进展可燃气体测试,合格后方能准许动火。???????(十五)禁止将氨区内的消防设备、平安标志移作他用。???????(十六)外来施工人员在进入氨区内施工前,须经平安教育培训合格并办理相关手续后,在有关人员的监护下进展施工,施工期间监护人员不得离岗。???????四、液氨储罐及设备???????(一)液氨储罐应安装防雷装置,防雷装置应每年检测一次,并建立档案。???????(二)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