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6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蝙、蝠、即”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蚊、即、科”等14个字,会写“蚊子、即使、灵巧”等12个词语。2.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3.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4.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1.回顾上一节课学到的提问方法,一边阅读一边思考,记录自己的问题。2.小组合作,对照课后的问题清单,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讨论,从内容、写法、启示等角度提出问题并进行梳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科学家热爱科学、执着研究、善于思考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并解决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能流利地朗读课文。2.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1.出示课件1,蝙蝠和雷达的图片。22.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是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6课。(板书:6夜间飞行的秘密)设计意图:用直观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容易理解。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2.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4.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5.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设计意图:扫除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出示课件2:生字“蝙、蝠、即、锐、铛、蝇、证、障、碍、荧、屏”,多音字“系”。重点指导:“蝙、蝠、蝇”的偏旁都是虫字旁。“蝙”不能读成“piān”。“锐”是翘舌音,要读准。“荧”要与“萤”区别开。“系”是多音字,读“jì”时,可组词“系鞋带”;读“xì”时,可组词“关系”。设计意图:教给学生识记生字的方法。2.书写指导。出示课件3,生字“蚊、即、科、横、竖、绳、系、蝇、证、研、究、达、驾、驶”。指导书写:“绳”去偏旁加一虫字旁变成“蝇”,是左右结构的字。“即”第五笔是点。“蚊、科、横、绳、蝇、证、研、驶”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3.词语理解。横七竖八:形容纵横杂乱。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3四、朗读课文,自主学习。1.出示课件4,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飞机的夜间飞行和蝙蝠的关系。提示:看看哪一句话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2.交流后展示并齐读一遍。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要想了解其中的秘密,我们可以从蝙蝠说起。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3.小结并质疑。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围绕这个主要内容,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可能提出:蝙蝠是怎样探路的?为什么飞机装上雷达就能安全飞行了呢?⋯⋯)4.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小组合作交流汇报。预设生1:(1)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仅靠雷达就可以吗?(2)超声波在生活中还有什么用途呢?(3)为什么课文没有写后两次实验?预设生2:(4)无线电波跟超声波是一样的吗?(5)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到了动物的启发?师:你们的问题都很好,能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证明你们都认真读课文了。问题(3)是从课文的写法上来提问的。问题(4)是针对课文内容来提问的。问题(5)是联系生活经验来提问的。5.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设计意图: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五、拓展延伸,体会情感。出示课件5,课下搜集有关蝙蝠的资料,积累在采蜜集上,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设计意图:资料的积累,有助于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