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红色教育活动心得体会范本大全厚植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把红色基因革命传统代代相传。以下是站网为大家整理的《学习红色教育活动心得体会范本大全》,供大家参考学习,欢迎阅读学习红色教育活动心得体会范本大全【一】20xx年x月11日至12日,安装处组织了党员职工参观了革命圣地西柏坡,让我们理解了一次精神的洗礼。11日上午11时许我们到了地道战的原址冉庄。儿时看电影《地道战》,跌宕崎岖的故事情节让我感心动目、荡气回肠。那曲折曲折、四通八达的地道,也成了我儿时摩拳擦掌梦寐以求的向往去处。之后得悉电影《地道战》是以冀中平原的冉庄为原型拍摄的,我的内心便扶摇起对冉庄的向往和向往。简约、质朴的冉庄与现代大都市显得格格不入,但却持续着冀中平原那种独特的民居风貌,陈旧的石碾子、泥巴墙的院落、简单的木制农具以及墙上依稀可辨的枪眼和遗留下来的抗日标语,都让人隐约嗅出当年的战火硝烟。走进村庄,宛假设走进了战争年代的光阴岁月里:一个个假装得出神入化的地道出入口,异常巧妙,冉庄民兵的足智多谋以及想像力和制造力令我蔚为大观。离开了冉庄,我们在平山县稍作休息,第二天一早就踏上了前往西柏坡的路。西柏坡是中国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全国土地会议和七届二中全会在那儿召开,三大战役在那儿指挥,新中国从那儿走来两侧的山脉层层叠起,低矮的树木点缀着突兀的山丘。一路上,星星点点的农家院落散落在狭窄的山坳里,袅袅的炊烟在慢慢的升起。在那儿,没有钢筋水泥的装饰,四处是一片古朴的色彩。我们首先到了七届二中全会的原址,并在党旗下进展了宣誓,重温了入党誓言。透过导游的介绍,我们明白了此刻的西柏坡遗址事实上是50年代修建水库时而搬迁过来的1:1的模型,但在现在还能亲眼目睹当年红色圣地的原貌,我们也算是三生有幸了。跟随着导游,我们一路参观了毛泽东、任弼时、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革命先辈的故居。在参观时,我们都怀着极端崇敬的情绪,大家非常难相信,我们国家的开国元勋们确实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领导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走向革命成功的。那低矮的房屋、斑驳的石墙、灰黑的木门都承载着无限光芒的日日夜夜,向人们静静地讲述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和荣耀。最令我们震惊的是那间缺乏十几平方米的军事指挥作战室,小小的房间里悬挂着一幅宏大的军事战略指挥图。确实是在这间房间里,革命先辈们运筹帷幄、指挥假设定,使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决胜于千里之外,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获得成功的坚实根底。如此看来,说“新中国从那儿走来”就一点也不为过了。离开了西柏坡遗址,我们来到了西柏坡纪念馆,广场上五大书记的塑像在鲜花的簇拥下伫立眼前,那坚强的目光仿佛在远眺着中国的将来。走进纪念馆内,迎面而来的是一幅五大书记及当时中共中央机关将士们的巨幅雕像,整个雕像气概恢宏,在灯光的映照下金碧辉煌,人物栩栩如生。望着这些改写了中国历史的革命伟人们,我们深深鞠躬,以一个后代的身份来祭奠伟人们永垂不朽的英魂。不知不觉,本次参观的时间到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纪念馆。踏上回秦的路途,我心中感慨:当前社会上,前进之路困难重重、急躁风气盛行,但务必要突出重围,我们需要坚持“两个务必”的西柏坡精神,谦虚慎重,不骄不躁,身体力行,为建立和谐社会添砖加瓦。西柏坡一向讲述着荣耀历史,西柏坡精神将一向鼓励着我们前进!学习红色教育活动心得体会范本大全【二】为持续深化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员老师党性涵养,感受红色文化、感悟红色历史、倾听红色故事,不断提升党员老师的党性涵养,7月13日,湖南都市职业学院教工党员赴“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党员初心”红色主题教育活动。湖南都市职业学院党委委员执行院长卓佰泉、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月花、党委副书记杜爱民以一般党员的身份参加了活动。在沙洲村,党员们面向党旗,举起右拳,重温了入党誓词,并参观了沙洲村历史纪念馆。随后,党员们来到“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徐解秀老人故居,细心倾听“半条被子”感人故事,用心体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