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32页七星关明洞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地质情况(1)、地形地貌:明洞场地地貌上属高山峡谷地貌。位于茂县七星关处,河流两岸山高坡陡。洞址区位于岷江右岸,坡体上部基岩裸露,岩体破碎,下部为一崩积锥,坡度约30°~40°。坡体上松散碎石在风力作用下不时滚落路面,严重威胁过往车辆及行人安全。(2)、水文地质:明洞区内的地表水系主要为第四系岷江河流中的地表水,其水位高程及流量主要受上游山间洪水及大气降水的控制和影响补给源主要为上游山间洪水、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明洞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地下水与河水位基本一致,随河水季节性涨落而变化。场地的弱风化千枚岩裂隙不发育,岩体完整性较好,为相对隔水层。地表水及地下水均为低矿化度重碳酸钙型水,PH=7.8,矿化度属中性—弱碱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3)、不良地质条件:明洞区内地质结构及地貌单元相对简单,无滑坡、泥石流及地下采空区等不良地质现象,不良地质主要表现为崩塌。(二)、主要工程设计情况(1)、洞口设计:设计里程:K179+020~K179+120,洞门型式:台阶式洞门;根据进出口地形地质情况,为防止洞顶落石危及行车安全,明洞采用单压明洞门。隧道轴线与山体斜交,结构承受单压,洞口路基较高侧开挖边坡较大,且偶有落石,但另一侧临空,必须接长带耳墙的单压明第2页共32页第1页共3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32页洞以保证洞口安全;为满足抗震要求,洞门端墙采用C25砼结构。墙面装饰均采用贴大理石。(2)、洞身设计:七星关明洞内侧坡陡为基岩,岩体破碎,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设计采用单压明洞,单压明洞衬砌拱顶厚60cm,内侧边墙厚80cm,外侧修筑挡墙填土可降低边仰坡开挖高度,隧道拱腰适当高度两侧回填M10浆砌片石,以约束隧道横向位移,拱顶进行土石回填;(3)、防排水设计:①、防排水设计原则: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达到排水畅通、防水可靠、经济合理、不留后患的目的。②、隧道排水系统的组成:边墙背后纵向设置Φ100HDPE单壁打孔波纹管一道;电缆沟内设排水沟;明洞底部设横向排水管;(4)、路面设计:面层:沥青混凝土10cm;下面层:水泥混凝土24cm基层:12~24cm厚水泥混凝土;无仰拱段整平层:10cm厚混凝土。隧道建筑限界:9.0×5.0二、工艺流程及施工质量控制(一)、边坡防护七星关明洞主体施工前应清里松散岩体、危石,需挂被动网,以确保施工安全。(1)、被动网施工时应以下施工顺序施工:第3页共32页第2页共3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32页①、按设计并结合现场实际地形对钢柱和锚杆基础进行测量定位。现场放线长度应比设计系统长度减少约3~8%,对地形起伏较大,系统布置难沿同一等高线呈直线布置时取上限(8%);对地形较平整规则,系统布置能基本上在同一等高线沿直线布置时取下线(3%);在此基础上,柱间距可有为设计间距20%的缩短或加宽调整范围。②、基坑开挖(对覆盖层不厚的地方,当开挖至基岩而尚未达到设计深度时,则在基坑内的锚孔位置处钻凿锚杆孔,待锚杆插入基岩并注浆后才灌注上部基础砼)。③、预埋锚杆并灌注基础砼(对岩石基础,2、3工应为钻凿锚杆孔和锚杆安装,对砼基础,亦可在灌注基础砼后钻孔安装锚杆)。④、基座安装:将基座套入地脚螺栓并用螺帽拧紧。⑤、安装钢柱及上拉锚绳⑥、安装侧拉锚绳⑦、安装上支撑绳⑧、安装下支撑绳⑨、安装钢绳网⑩、安装格栅其详细的施工方法详见相关图纸(2)、主动网七星关明洞施工前需要清理坍塌体,并清除坡体危石及松动的岩体,再挂主动网和被动网,主动网按照以下顺序施工:第4页共32页第3页共3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32页①、清除坡面防护区域内威胁施工安全的浮土及浮石,对不利于施工安装和影响系统安装后正常功能发挥的局部地形(局部堆积体和凸起体等)进行适当修整②、放线测量确定锚杆孔位(根据地形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