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经局半年工作总结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局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县委“1356”转型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建设“三晋十强县”的宏伟目标,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牢牢抓住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农村土地承包、“三资”规范化管理、农民负担监督和农民收入统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一、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建设方面农村集体“三资”是农村的热点和焦点,加强“三资”监管,规范“三资”管理,是农经工作的首要任务,有利于促进农村稳定和发展。我们在2010年清产核资的基础上,今年又重点抓了以下工作:1、继续加强“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建设。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落实和规范财务收支审批程序;加强队伍建设,注重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前半年共组织乡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开展“三资”业务培训8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中心工作人员熟练应用农村财务软件的能力,提高了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工作正常运转。2、完善更新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通过资源整合搭建了综合性较强的监管平台,有力促进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管理,实现了“三资”监管工作网上公开。配合县纪委更新升级了“阳光农廉网”。针对原网速慢、容量小、打印速度不快等问题,重新做了修改,并对微机员进行了网络操作培训,新的“农廉网”实现了每个村一个网页,公开内容包括党务、村务、财务、四议两公开、三资、“一事一议”、专业合作社等,同时通过网页的流动图片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风容风貌和“一村一品”建设,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3、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台账。上半年,组织各乡镇对“三资”管理台账的建立情况进行了检查,完善了各类台账、第1页共5页卡片,并更新了相关数据,使农村集体“三资”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工作方面1、完善县乡农村土地承包和纠纷调解仲裁工作。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有关要求,县级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委员会,成立了领导组,利用乡镇现有司法调解场所,挂牌成立了14个乡级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中心,有力地促进了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及流转而引发纠纷的调解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截止目前,县乡两级共接访了7件土地纠纷,其中乡村调处了6起,一起正在调处中。2、利用相关网络平台,广泛宣传农村土地法规政策。今年3月份,我局利用各种形式对《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XX省实施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共印制宣传资料5000份,并利用农廉网、沁水电视台、报社等媒体进行滚动宣传。3、对全县家庭农场进行了调查。全县家庭农场总数48个,其中:从事种植业44个;从事种养结合2个,其他2个。已认定注册家庭农场4个,其中:农业部门认定3个;工商部门注册1个。家庭农场经营耕地总面积13324亩,全年家庭农场经营总收入309.9万元,家庭农场劳动力总数220个。上半年,共补发土地使用证2个,涉及2乡(镇)2村,耕地面积24.4亩。2013年上半年共接待政策咨询11余人次,提供复印二轮土地承包档案的共4人次。三、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方面1、强化农民负担政策宣传,调整了县农民负担领导组。我局充分利用“阳光农廉网”这个平台,开展农民负担政策和支农惠农政策以及涉农收费项目等的宣传,积极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2、下发了农民负担相关文件,开展涉农收费综合治理大检查。xx县农民负担成员单位,对全县涉农收费情况进行了综合检查,确保了农民负担没有出现反弹。第2页共5页四、农村经营统计工作方面为了准确掌握全县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情况,打好农民收入硬仗,今年春季局领导班子带领有关人员先后两次深入到土沃、端氏、固县等乡村和农户开展农民收入调研调查,加班加点整理了一套全县农民收入的资料和统计报表,为县委政府正确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同时...